涉及中港融合的問題向來敏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惹來批評並不意外。然而作為國際大都會,人才進出十分正常,何況新措施有助年輕人和香港把握大灣區發展契機,實在不應將之「污名化」。反而要關注計劃只為參與者提供「起跑」平台,一年半的薪酬補貼期過後,港青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內地職場生存,才是最大挑戰。
該份特别獲中央「加持」的《施政報告》,其中一個重要主題是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內容包括推動在本港和大灣區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當局會為月薪低於1.8萬元的1600個一般職位,提供每月1萬元補貼;為月薪逾2.5萬至2.6萬元的400個創科職位,每月給予1.8萬元補貼,即名額合共2000個,為期同是18個月,參加的青年需一半時間在港工作,一半時間在大灣區辦事。
社會對動用公帑津貼港青北上就業反應兩極,有科技企業表示歡迎,惟希望放寬有一半時間在港的限制,以切合實際需要。但也有聲音質疑報告把未來注碼全押在大灣區,林鄭周四出席電台烽煙節目時,就有聽眾認為不應出錢把香港人才送到內地,做其他地方的開荒牛;特首則表示自己很鍾意年輕人,不想他們錯失良機,直言現時大型科企的職位都在大灣區,香港難以相比,就算今天提供5萬個資助就業名額,科學園亦開設不了如此多的崗位。
「肥水不流別人田」的看法無疑狹隘,香港既然以國際大都會自居,便應有匹配的胸襟和視野,港人到大灣區覓食也好,赴美歐日工作也好,都在擴展境外網絡,把東方之珠與全球加緊聯繫,長遠可帶動本港人才質素提升,有助創造更多商業機會;當然,香港經濟必須同步發展,形成海內外精英有進有出的良性互動。
從個人層面而言,大灣區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尤其創科行業絕非尚待開墾的荒田,區內朝氣勃勃,多元化不遜香港,適合年輕人追逐金融領域以外的夢想,例如創新科技和文化創作等,港人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待到大陸發展。
過去窒礙本港青年北上的原因之一是薪金差距。根據浸會大學聯同華南理工大學等機構10月底公布的「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薪酬及福利調查」,本港工程和資訊科技大學畢業生起薪點是1.65萬至1.7萬元,大灣區僅為5500至6000元人民幣,相差超過一倍,林鄭也承認所接觸的企業雖然有意聘請本港畢業生赴內地打工,惟無力支付與香港同等的待遇,故決定由特區提供薪金補貼玉成其事。不過,這又帶出一個問題,參與計劃的企業在18個月的補貼期結束後,還會不會願意繼續聘用港青?
市場有汰弱留強的規律,香港年輕一族若下定決心闖大灣區,必需要有心理準備與內地青年正面競爭。港府提供的18個月起跑平台,無疑可幫助他們在區內工作居住,體會一下不同的文化環境,正是「有upside,冇downside」(有好沒壞),但之後便要證明自己物有所值,說服公司肯以高薪留用,又或務實地調整薪酬要求,換取較本港多的晉升機會和發展空間。矢志北上闖出一片天的港青,在這18個月補貼期不宜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