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16日 時事脈搏

三成港人因疫情壓力指數高 有個案失眠求醫

新冠肺炎爆疫至今大半年未消退,市民飽受困擾,精神健康響起警號。精神健康基金會在今年8月疫情處第三波高峰時進行調查,了解港人的壓力指數、疫情對社交及家庭關係的影響和求助態度等。結果顯示,在逾3800名受訪者中,超過三成人認為自己的壓力指數高。

Rachel是焦慮症患者,職業以自由人身份承接拍攝工作,亦會做YouTuber分享精神健康資訊。疫情爆第三波時,她的症狀有惡化跡象。一次外出時,旁邊有一位婆婆除下口罩打噴嚏甚至吐痰,她十分驚慌,出現心悸情況,擔憂和忟憎等焦慮症症狀持續一小時。

今年27歲的Rachel,因小時候的成長經歷致2009年患上焦慮症,此後沒自信、不想外出,歷年求醫無數。在持續服藥下,病情本趨穩定,惟新冠疫情肆虐,今年2月開始焦慮症狀反覆。有一次她乘坐飛機前往日本旅行,登機前已服食鎮靜劑,機上乘客戴口罩,也有人不時咳嗽,這使她感覺被困密室,不能入睡,連廁所也不敢去,全程無法放鬆。回港後,疫情幾乎影響至停工,每天留在家兼不停看疫情新聞,繼而擔心收入問題,結果每夜無眠,整個人變得繃緊。她現在每月覆診一次,會與醫生和男友傾訴,亦在網上拍片講自身經歷。她覺得找到同路人,有助平伏情緒,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精神健康基金會副主席丁錫全醫生估計,新冠疫情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呼籲大眾細心留意自己和家人有否出現情緒困擾的症狀。若有需要應尋求專業人士意見,並寄語香港人,「誰也會有情緒失落的時候,不要因感到尷尬而放棄求助,否則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情緒病」。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