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研究所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於去年11月,就香港法治狀況作民意調查,發現最多受訪者認為司法獨立在法治的十個層面中最重要,但在落實方面司法獨立評分僅排第7。
中大亞太研究所連續兩年就香港法治狀況,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最新調查訪問了1005名,15歲以上的香港市民。機構發現19.47%受訪者認為「司法獨立」在十個香港法治層面上最為重要,較排名第二的「維持治安及保護人身安全」選項高5個百分點,而最少人認為「政府開放」最重要,只有1.2%。
但在評估香港落實情況,雖然受訪市民在全部層面上,於10分中均評予5分以上評價,但「司法獨立」僅獲5.62分,排名第7,而「維持治安及保護人身安全」落實評分最高,10分中有6.83分,而最低分為獲5.17分「防止政府濫用權力」。
研究又發現34.5%受訪市民滿意香港整體法治狀況,而27.5%受訪者不滿,數字與去年調查相若,而逾四成半受訪者不認同為社會公義對違法是可以接受。
調查在律政司公布不檢控前特首梁振英收取UGL公司5000萬款項前進行,而「天下為公」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上周以同樣方式訪問了1005名市民,發現六成人認為律政司決定有偏頗,而約五成半人認為有關決定令他們對香港法治信心有負面影響,問及是次研究是否過時,劉鳴煒指出,他們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的目的為作長遠跟進調查,不會為一宗案件做民調,亦不會以一宗案判斷香港法治情況。
而中大亞太研究所項目研究主任沈國祥表示,建構問題時有困難,因為有許多個別事件會影響市民看法,故有可能出現「過時」情形,指市民有不同重視,評估時或會與某些事件掛鈎,但難以去勾勒因果關係。他認為應該待研究進行多數年再作判斷,因為數據會反映市民觀感變化。
對於十個香港法治層面落實評分僅高於合格線,劉鳴煒表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獲低分項目都要審視其背後原因,但並非是次調查的內容。他又拒絕評論原因,表示不應將個人猜測混入科學權威數據,又強調香港市民仍然相信司法獨立,但若將政治元素混入對法庭案件的評價中,不論持何立場,持「輸打贏要」的心態已傷害香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