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公募基金確實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和買方力量,通過專業的投資服務幫助投資者分享上市企業的成長紅利。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整體上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總規模從2019年的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去年底的33萬億元。其中,以股票投資為主的權益類基金規模從2.3萬億元增長到8.2萬億元,權益類ETF突破3萬億元。
吳清指出,近年來,受股市波動等複雜因素影響,特別是前兩年,部分權益類基金出現了一定虧損,公募基金行業中也暴露出經營理念偏差、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投資行為短期化等問題。中證監經過認真調研論證,提出一些改革舉措,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他說,一是完善基金公司的治理和定位。推動股東會、董事會、經營層勤勉盡責,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本的經營理念。系統改革行業考核評價體系,全面加強長周期業績考核。進一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薪酬管理制度,着力強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防止出現重規模、輕回報的經營傾向。要進一步穩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費率;2025年起還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率,這樣預計每年合計可以為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的費用。
二是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3年每年至少增長10%。同時,推出更多適合投資者的產品,進一步便利中長期資金投資市場。此外,引導基金公司將每年利潤的一定比例自購旗下的權益類基金,以及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引導基金公司強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大類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能力。
三是加強監管執法,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堅決糾治過度投機行為,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基金投資中的各類違法違規,加強基金公司訊息披露的社會監督,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