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表示,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造成的暫時性干擾,會小幅降低經濟增長速度和其他發展指標,但負面影響是一次性衝擊現象,對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都不會產生長期影響,甚至不會造成對全年的影響,更不會削弱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
《人民日報》刊登蔡昉文章指出,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和可能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來判斷,疫情造成的暫時性干擾雖然會小幅降低增長速度和其他發展指標,但總體上不會延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要準確分析和把握疫情帶來的衝擊。
他認為,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突發事件的衝擊而改變。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損失,也能較快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