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陳焯炘】細究李靖夫婦與太乙真人的教育智慧,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光,不是天生的,而是有人幫他點亮的。正如電影中所說:「因為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父母師長的愛與引導。
雙重資優學童的資優特質令人驚嘆。他們對喜愛的事情充滿熱情,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善於綜合分析,擁有出色的概念理解力和創造力;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並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強大的解難能力。然而,他們的學習障礙特質也同樣明顯。他們可能難以記憶無關聯的資料,不善於書寫表達,組織能力較弱,專注力不足,甚至在不同學科表現出極大差距。
這種天賦與障礙並存的特質,使得他們的成長過程充滿矛盾。正如電影中的哪吒,他擁有超凡的力量和創造力,能夠在危機中展現出高水平的解決問題能力。然而,他的行為也充滿矛盾:他時而表現出過度活躍、衝動,甚至難以融入群體,常與同齡孩童有所衝突,這些特質與雙重資優學童的行為特徵高度吻合。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他對自身命運的抗爭,而雙重資優學童同樣需要在天賦與障礙之間找到平衡。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雙重資優的困境──情緒與行為的兩極化。
哪吒的情緒波動極大,時而表現出極度的自信,時而又因他人的偏見而一度陷入自我懷疑。這種情緒的兩極化在雙重資優學童中也很常見。他們可能因為天賦而感到自豪,但同時又因學習障礙或社交困難而感到挫敗,甚至被誤解為「懶惰」或「不合作」。他們更可能因為行為或學習方式與常人不同而被標籤化,甚至被孤立。電影中老婦顫抖着後退道:「他是魔丸轉世。」與現實中教師嘆息:「這孩子聰明卻不聽話。」可謂是刺眼的互文。正如電影中所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這些孩子往往需要面對來自社會、學校甚至家庭的偏見,同時又要克服自我懷疑,這對他們的情緒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難怪逼得哪吒對世人嘶吼:「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要協助雙重資優學童走出成見的大山,學校和社會需要營造一個包容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被接納和理解。可是,很多時候,學校和家庭在支援雙重資優學生時,重點放在學生的弱點或困難上,而忽略他們的興趣和才華。這種偏見與誤解,使得這些孩子長期被否定,甚至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正如哪吒在電影中因被村民誤解和排斥而陷入自我懷疑那樣。
原文請閱5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