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7日

【信報月刊】扶持香港創科:助投結合 引導為主

【本刊記者郭顯通】香港邁向「由治及興」,開始啟動有為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新風,筆者認為,越是在政府滿腔熱情、希望大展拳腳的當下,越是要有政府以外具有市場經驗人士多提建議,突破「政府-市場二分法」,探索一條符合香港實際的治理之路,本文以近期香港計劃推出的創科產業政策為例,嘗試提一個新的框架思路。

2022年初,李家超在競選行政長官時喊出了「無創科,無未來」。為了促進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將香港「從0到1」的原始研發優勢推向「由1到N」的產品落地,以期數年後實現政府承諾的創科產業佔GDP貢獻比重超過5%,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前不久提交給立法會總額100億元港幣的「產學研1+」專項預算初步方案,希望扶持香港高校科研由原始研發向產品的轉化。

眾所周知,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創業是「九死一生」的淘汰賽,香港既要對創科進行持續投入,也需要在投入中優化投入方式,以結果為導向,促進產業成功。筆者建議特區政府需要「助投結合、引導為主,構建符合香港實際的創科產業扶持範式」。建議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助投結合」理念。本港已經有了UGC、RGC的科研支持渠道,本次「產學研1+」計劃應該體現差異化。建議政府資金經過選拔項目流程,對創業公司投入支持,創業公司獲得社會化融資後,前期政府投入轉化為股權,按照「投入—運營—退出—再投入」良性循環的市場化運作原則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精準政策。政府需要組織專業力量開展盡職調查,對科創企業的技術方案進行初步判斷,支持並協助團隊開展市場需求調研、完善商業計劃方案、對接落地孵化平台等服務。被篩選出的項目團隊與政府平台共同出資,項目團隊亦可以協商用部分專利入股,雙方共同承擔創新風險,註冊成立由項目團隊90%以上控股的運營公司,政府平台佔有不超過10%比例的股權。

「助投結合」的支持機制具有以下優勢:1)團隊投入承擔「有限責任」、2)創新勞動根據市場原則實現「資本化」、3)項目預算及實施建立「成本意識」。「助投結合」機制在助力團隊克服項目早期融資困難的同時,能夠保障團隊的研發與運營主導權,有效助力更多前瞻性、顛覆性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

原文請閱6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