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3日

建造業議會 創新科技打造零意外工作環境

工業意外絕對可以避免,重點是所有人行多步。建造業議會(下稱議會)主席何安誠早前就與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議會成員兼建築信息模擬(BIM)專責委員會主席鄭展鵬教授及一眾工友出席一場默哀會,除了為近期因工業意外去世的工友默哀,同時反思意外成因,讓每個人都緊記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各位工友真正能「開開心心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切身處地感受意外風險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指,過年前已向業界呼籲,二月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有數萬名工友回內地探親,工地勢必人手短缺,管理層一定要將風險剔除,萬一人手不足就寧願暫停工序。可惜事與願違,過年後便發生了數宗工業意外,令人傷心。何指默哀會推行多時,不少工地參與,因為默哀會反應最直接,展示過往的死亡事故,讓工友即時聯想到自己的工作的風險,便會記在心中。很多工友覺得意外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或覺得自己有數十年經驗便「天下無敵」,可惜意外往往因此而發生,因此議會希望可以它推廣至全港1,400多個工地。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

安全約章由四大方面著手

何續指,不少意外發生於新到工地的工友身上,故議會多年前亦推行P帽、N帽計劃,P代表新入行、N代表初到工地上班,某些公司更有C帽,C代表特別關顧,例如年過60歲的工友,需由有經驗的師傅帶領。
另外去年塌天秤事件後,議會亦組織業界簽訂了《安全約章》,由四大方面著手。第一就是「建築設計安全」(Design for Safety),由最基本開始,於設計時已將風險剔除;第二是即安全人人有責、各司其職,業主聘請承建商、顧問公司一定要他們做好「建築設計安全」,由上而下一環扣一環;第三是每個工地都要有臨時工程管理系統評估風險,確定後再由工程師及工友一起決定如何一步步地施工;過往不少意外均源自臨時工程,所以議會除了透過臨時工程(工程師及監督)大師級培訓課程,教導工程師及承建商有關管理,將來亦會推出臨時工程的指引;第四就是智慧安全工地,善用科技減低工業意外防止死亡事故。

引入科技 節省人手兼減少意外

建造業人手短缺,去年議會所做的研究報告顯示,善用科技如建築信息模擬(BIM),可以節省7千至8千名工人,如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更可節省1.5至2萬名工人,以工廠工業化生產組件,不但安全及有品質保證,在勞動力短缺下節省一半人手,意味著減低一半風險。現時本港有近100個工地正採用MiC,與新加坡相比成績相當不俗。此外,安裝AI鏡頭進行探測亦是智慧安全工地的一個工具,當有人走進危險地帶,系統便會發出警告,均有助減少發生意外。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

科技重要 人的配合更重要

對於「智慧安全工地」,建造業議會建築信息模擬(BIM)專責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鄭展鵬教授補充道,建造業一直希望吸引年輕人,但工業意外會令他們產生不安全的錯覺,而數碼化對於設計及施工均有幫助,如BIM技術可讓我們於設計時便知道會發生什麼問題,因為意外的發生很多時並非硬件出現問題,而是掉以輕心或貪快完成,科技正好幫助改善這些陋習。
數碼化亦可以預測問題,每個工種都有獨特的流程,在預測的工作再深化多些,比起發生問題後才去解決更重要。不過說到底,即使有科技,亦要由人去配合,工作不變但外在的因素卻會改變,發生意外往往取決於數秒間的決定,改變僥倖心態其實更加重要。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左﹞、建造業議會建築信息模擬(BIM)專責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鄭展鵬教授﹝右﹞


(資料由客戶提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