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6日

【信報月刊】作家哈金:寫作是為了生存!

【本刊記者黃愛琴】哈金(本名金雪飛)被譽為是「最會用英語講故事的中國人」。生於東北,當過五年解放軍,這位美國華裔小說家在二十歲前不懂英語,後來竟一口氣奪下美國文壇兩個殿堂級獎項──國家書卷獎及福克納獎。他後發先至的秘訣,是苦學英語,卻不被英語綁架。

一般人追求「地道英語」寫作,哈金卻反其道而行:「我不追求標準英語,因為標準英語跟當地美國人、英國人沒有區別。」他指出,作家要形成一種獨特的文筆風格。在他的小說中,主角都是中國人,因此他會不時引入「翻譯腔」,令語言更加新穎、有活力。

例如在英語中,「breadwinner」是形容家庭經濟支柱,哈金卻會寫作「ricewinner」(米飯班主);「son of a bitch」是俗套表達,他換成「son of a tortoise/turtle/rabbit」(王八蛋/龜兒子/兔崽子)。

又例如「With money you can hire the devil to grind grain」(有錢能使鬼推磨),其實英文當中也有類似意思的地道諺語,但他故意用「中式思維」翻譯,呈現華人使用英語時的幽默感。

「當地人會覺得,這不是翻譯嗎?其實不光是翻譯,也是故意把外來詞彙輸入到英語中。」哈金認為,「翻譯腔」用得好,不僅是非母語作家的競爭優勢,也可以令英語更富生命力與魅力。

這一招,他偷師自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傑出的小說家,他在作品中不時加入雙關英語,刻意用上錯誤口音,反映新移民、流亡者在美國艱難的生存狀態。

身為移民作家,哈金很早就意識到,想在美國文壇生存,不僅需要努力與運氣,更需要策略。「移民一定得啄磨出來要怎樣生存。」

訪問中,這位過來人一再語重心長勸誡,寫作一定要用第一語言,盡量不要轉換,「因為那個繞的路太長了!」而且,還荊棘滿途。

張愛玲敗給「險惡時刻」

成名前,哈金幾乎每天被退稿。為免影響胃口,他與妻子約定「吃飯前不檢查信箱」。他的頭三本小說都由小出版社出版,初版都在一千五百到三千本之間,「想賺錢根本不可能!」對於作品,他有高要求,長篇小說往往會修訂到30次之多。

成名後,他嚐到英語文壇對「非母語」作家的打壓。「寫出名堂也是一個問題,因為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有牴觸。」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外國人寫得好,甚至比本土好,本土作家有些不服氣,千方百計給你壓制這本書。」

「作家的險惡時刻(a sinister moment)。」他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突然而至的「拳頭」。

在今年出版的著作《湖台夜話》中,他舉例張愛玲就是險惡時刻的受害者。在第一部英文小說《秧歌》成功後,外界對她寄予厚望,並且有各方的嫉妒,這時張並沒有「抓住勢頭」,第二部英語作品《赤地之戀》出版後水土不服,遭遇惡評,出版商棄而遠之,導致她的英文寫作一蹶不振。

原文請閱1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