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31日

【信報月刊】年輕人炒股當打機

年初爆發的史詩式GameStop軋空大戰,勢必成為金融史上重要事件!自去年開始,大量青年受到免佣炒股平台吸引,加入股壇生力軍行列,以打機心態投資。隨着愈來愈多新晉散戶進場,獨特的投資思維混合民粹主義,會否成為影響股市穩定的計時炸彈?--本刊記者鄭雲風

「對我來說,炒股好似數字版《世紀帝國》,由零開始練兵,派軍隊攻城掠地、搶奪資源。」去年9月,90後Hades(化名)首次使用有「港版Robinhood」之稱的富途牛牛,從此一「炒」不可收拾,瘋狂時期每晚玩到凌晨兩、三點,就算匆匆入睡,半夜亦突然驚醒,內心不期然想起股票。

Hades早在大學一年級已留意美股,平時依靠新聞接觸財經知識,初時先作模擬交易,測試自己眼光,「不知是否因為長期牛市,平均都有幾倍回報。當時想,炒股分分鐘賺得多過返工,非常吸引。」

抱着快速致富的幻想,他投身股市數月後,已開始涉足期權(option),希望以小博大。「賺錢之後開始心雄,整個倉都是一張張option。」基於期權有槓桿,他的倉位變動與日俱增,當然未至於「秒秒鐘幾十萬上落」,但高峰時單日波幅仍可達8萬元。

不論遊戲抑或股市,Hades都形容自己是全攻型,喜歡All in,只不過前者透過虛擬士兵打拚天下,後者用真金白銀追逐回報。

過程有何相似之處?他直指是刺激感,「永遠不知下一關發生咩事!」去年美國大選後,他買入的大麻股飆升近200%,第一反應並非興奮,而是患得患失:「驚多過開心!」止賺離場嗎?怕錯失更多利潤;倒頭下跌?又覺得會回升。今日不知明日價,唯有時間知道答案,「途中好多情緒」。

另外,與大部分即時戰略遊戲一樣,Hades最費神莫過於制定策略、掌握出擊時機。「介面好易睇,按一兩個掣就可以交易,完全不難入手。」

跟討論區炒股

不過,他坦言最初不懂選股,往往看網上討論區及股評便買入,「唔知自己買咩」,加上不熟悉市場,有時遇上周期下跌便恐慌沽出,經常高買低賣。「問題是太心急。每次見到其他人回報高,便很想學他們一樣。好多時股票一跌就賣,寧願買另一隻博升。」

經市場洗禮,Hades觀察到,這種行為於同輩身上很常見。「當我冷靜下來,發覺好多年輕人連基本知識都唔知,比如美國十年期債息上升,為何令股市跌。」

他有不少朋友缺乏個人分析,只根據網上討論區建議買股,「好多同我講蝕咗錢,因為經常亂買,不知幾時放出。好景時可能賺到錢,跌市時便好危險。」

 原文請閱4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