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個很特别的名稱「文化沙漠」,為何得此名稱?讓我們回顧一下香港的文藝歷史軌跡。
二十世開初至抗戰前期,南來的難民帶來不小的新舊派書畫,留洋回歸的藝術家,則將西方的油畫、水彩介紹到這裡,戰前已是非常活躍的西方風格畫家也正在崛興之中。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香港逐漸隔阻,加上城市生活日益奠立,於是在吸收東西方新移民藝術家的同時,也造就了大批本土現代藝術家,發展出多元並存的獨特體系。
但我們真的在進步嗎?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口變化多端,當中文化人的流動遷徙尤其大規模,加上政府的不作為,藝術教育乏善可陳,傳承和累積進發的工作根本難以展開。在香港出現的中國和西方藝術流派,很是蕪雜而不平均。特別是西方藝術,二三四流的中西新舊藝術攪在一道,或攻訐謾罵、或各不瞅睬,搞不好還會彼此破壞,而這情況一直維持了一段長時間。
九十年代的本土藝術作品,更是因為抗拒香港「中國化」而製作的產物而導致西方藝術建制對香港藝術作品的興趣由整體轉為少數藝術家。
香港大會堂成立之前,香港政府奉行「消極不干預」政策,迴避社會素求。大會堂成立之後,主要邀請一些外地團體來港演出,但當時主理的多為上流社會的外籍人士。文化表演的娛樂功能,得到政府的使用,但也只是港府管治的裝飾品。
在七、八十年代,政府的資源分配,均集中在表演藝術,起初起了扶掖藝團成長之功能,但後來卻衍生了佔用過多資源等問題,在九十年代引起爭論。政府對視藝的不支持政策,而令視藝得不到發展和提升,而漸漸褪色。文化的消退,使香港的文化生態失去健康的上下交流,而進口的西方精緻藝術亦因與本地群眾的生活脫節,也很難融合出本地特色。
踏進九十年代,政府加快了藝術政制改革,同時正視本地文化的發展,將「藝術局」大力改革。然而,因官僚主義及政府沒有改革決心等因素而不能實現。
1994年3月,香港藝術發展局取代藝發展局。並引入民選成員參與策劃、推動全面藝術發展。
藝發局分別於1995及96年發表了《五年發展策略計劃書》勾劃出五年的藝術發展藍圖,是香港有史以來較全面,且包括專業人士意見的藝術政策文件。《藝術教育政策》建議改善正規教育制度下的藝術教育質素。
可見在九七過渡期間,政府機構發表了藝術政策的官方陳述,而文化界亦從政治中覺醒與官方互動,啟動了總體政策的討論。回歸之後藝發局部份政策都開始落實執行,而推廣及資助項目也不像九七之前只獨厚表演藝術,其他藝術範疇都開始得到協助或資助,造就了有創新精神的本土藝術家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所以回歸後可說是香港的文藝復興的開始。我們應向一直努力奮鬥的藝術人給一個贊、給香港一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