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一個社會個案,一個欣悅於現今港府房屋設計的個案。公營房屋人性化設計的進程。
初夏的星期日,麥女士正趕忙地在廚房內洗切剛從街市買回來的食物。在這個大日子,麥女士準備了傳統節日必備的白切雞、燒肉,更備有蒸魚、大蝦、發財蠔士大利湯及幾種不同的時令蔬菜招呼親友,還有不少得的茶酒給親友品嚐。這頓晚餐,是麥女士專門為親友首度到來賀她新居入伙的「入伙宴」而設!她的家庭喜獲掉遷到這新型設計的公共屋邨居住。
門鈴一次又一次地響起,麥女士與丈夫及女兒分別帶領著親友參觀他們的新居,走遍新居每個角落,熱鬧暖洋盡此刻!地方雖少,但新型設計,是貼心完善的居所。他們三口子有兩個獨立間隔的房間,廚房及浴室廁間的間隔設計,更是緊貼現今文明所需而設。每個區間都有預設位置可加裝冷氣或抽氣扇,體察現代城市人的需要。而房屋興建的質素,使他們不需要額外多花錢裝飾,便可入住。
在晚宴時,麥女士女兒雀躍地向席上親友們多次讚她的房間,分享她的喜悅。她亦提及在舊居時,基於是舊式廉租屋邨的開放式設計,所以套間沒有獨立間隔,只靠布簾來分隔和父母睡覺的地方。在炎夏,拉開布簾隱藏睡床而睡又太熱,打開布簾暴露睡床而睡又感覺不好,還要聽著父親的鼻鼾聲!說到此,引起眾人的哄笑!
麥小姐的話使我回想起香港公營房屋的發展進程。麥女士更是見證香港公營房屋發展進程其中之一員。麥女士自幼跟隨家人在寮屋棲身,後再隨家人入住典型「H」形7層的徒置區。在婚後,她跟隨丈夫居住在60年代興建,「屋建會」推出的廉租屋邨。直到今天,她和家人搬進新型設計公共屋邨居住,共享文明進程之福利。
基於1949年國共內戰後有大量中國難民湧入,當時政府趕緊在各地建寮屋給難民棲身,而最初搭建的寮屋非常簡陋及經常發生火災。故此,港府在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徒置區給市民居住,但當時的徒置大廈沒有獨立廁所或廚房,但卻在頂層設有天台小學,方便住在徒置區的兒童上學,重視幼兒教育。
隨着數十年的社會進步,近20年香港的公共房屋質素大大提升,除了目前的貼心房屋設計外,社區設計更必包括超市、街市、餐飲料店、便利店、文儀用品店、學校及交通網等配套設施。港府更在公共屋邨設有主題式花園和提供多項康體及兒童遊樂設施,供居民作休憩之用,更顧及弱世社群所需,保持基層市民的生活質數。
回想當年,身為小市民的我,絕對稱讚港府為基層市民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