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港,原住民,沿岸島嶼聚居,以產海鹽為業,依靠捕魚維生。
外婆家是大澳原住民。點滴記憶第一次探訪外婆娘家時,多擔心,多忐忑才能提起勇氣踏小腳在那條用繩拉的小艇上,因怕會跌落水。拉艇人用粗大繩索固定兩岸位置,把小艇來回拉扯著,成為過水道人潮的運輸工具。雖怕,但當我看着人、艇在慢拍聲中被拉…..被扯…..隨波起伏盪漾,搖盪晃動數回後,感覺也挺有趣的!
大澳棚屋密麻縱橫交錯建造於水道上,住民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都在棚屋內。舊香港時代沒設有洗手間怎麼辦?沒關係的,某些棚屋內設有一如廁間格,方便直接排放入水道,隨著大自然被吸收,又或先儲存起來,後變成田野有機人造肥料之用。
而在舊香港未有抽水馬桶年代的小鄉鎮,也會用上旱廁的處理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建造一獨立僻室,把有機人造肥料儲存起來,後用人手清理,使其變成有機肥料,給植物生長提供所需的營養素。避免影響村民生活,一般待至黃昏末時段,才把人造有機肥料撒落田野施肥。
隨着時代進步,抽水馬桶已成必須的生活配套。由40年代初開始,香港政府開始撥款給市政局,開始大規模興建下水道,增設水廁,不再用人手清理旱廁,並提升公廁水準,方便大眾市民之便。還立例規定全港所有酒樓茶室均須在1941年6月或以前安裝水廁,確實進一步淘汰旱廁,改善生活環境。
由1954年開始,香港政府大量興建徒置大廈供市民居住,但當時設計只能在每層設立共用廁所及浴室,讓每層居民共用。政府不斷努力改善民生,公營房屋發展至後期,每户必定設有獨立抽水馬桶及浴室了。
香港政府更不斷增加公廁及流動式廁所數量,除遍佈全港各區各處的郊野公園之外,更設有傷殘人士專用的流動廁所,照顧不同社群所需。港府更曾分別於1996及1999年從外國引進真空廁所及化學循環運水式沖廁系統試驗,進一步提高廁所水平。
20世紀的香港,經濟體制建全,已進入文明進步新紀元時代。我某天去中環商廈,在電梯內遇上一名外國遊客,婆婆問我洗手間要到哪一層才有。我便請她與我一起到診所,請診所姑娘給她洗手間門匙便可,但西裝長輩馬上跟婆婆說,不用那麼麻煩,到我公司便有洗手間了,婆婆連聲道謝後跟隨長輩走出電梯。
我不忘老師當年一夕話,他每次外遊定必先視察一下當地公廁,體察其中的文化水平。文明包含德、智、體、群、美!而公廁,正能顯現出當地的文明進程及文化水平。
而香港公廁,衞生整潔,旅客更不愁找廁,均受世界旅客舉讚!
曾斯琪
香港創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