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早前形容「侵侵」川劇變臉、以致中美貿易戰變「現代版屈原」,想不到官媒新華社在最新評述中,均有類似用語。新華網昨天的「頭條」就用上〈以古鑑今、習近平多次提及屈原〉。這其實集約體現出習對特朗普的最新評估看法,並對中美貿易戰將告開打下,北京以愛國詩人屈原比喻端午文化內核的重要取向之一,要驅邪避毒,更要昂揚民族精神情懷,槍口一致對美,以防出現究責在三個回合「商談」後最終淪為「傷談」的噪音。
雖然北京「等額報復」美國重啟加徵關稅,並指中國已做好準備,隨時回應「侵侵」揚言會對中國的「報復」加碼,但看來這場貿易戰已難以迴避,甚至會長期化。上周主板滬指已錄得周跌幅百分之一點四八的連跌四星期;且三千大關危如累卵,收報三○二一點,相信今天端午假期後復市,將考驗三千點關口支持。
在官媒喉舌的評論中,幾乎都是強硬表態為主,但恒大研究院任澤平等一篇題為〈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妄圖重演美日貿戰遏制中國復興〉中,就批評國內外媒體早前出現「集體誤判」,建議中方應以最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包括放開國內行業管制、降低製造業和服務業關稅壁壘、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大規模降低企業和個人稅負等。
當中的「諫言」卻可能刺痛領導核心的神經,因為文章中建議中國「必須繼續保持韜光養晦」(豈非指早前過於強出頭自我炫耀),指中美貿易戰之前「國內存在一些過度膨脹和過度自信的思潮,中美貿易戰無異於最好的清醒劑……」文章更批評有關近期金融去槓桿及中美貿易戰引發貨幣再度放水刺激的呼聲及討論,認為是非常短視及有誤導性。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