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3年7月15日

陳致強 宏觀分析

歐美日的強勢跑

自5月份以來,環球金融市場一直處於調整之中。筆者相信這是一個健康的調整,市場的實際基調仍屬正面,而在美元強勢之下,成熟市場料仍會繼續跑贏新興市場。

環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仍未全面開動,我們仍然身處低增長環境,有些地方甚至要面對通縮的挑戰,在大多數國家,核心通脹率不是持續穩定,就是緩緩向下。若看整體通脹率,美國及歐羅區最近才升至1.4%,另一邊廂,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卻在萎縮,並踏入負增長的領域。

美國聯儲局暗示有退市的可能,惹來債券市場大震盪,各類債券都出現沽售潮。然而筆者相信,債券的實質孳息上升,加上通脹預期下降,正正是向全球經濟復蘇發出一個積極的訊號。而近來債市遭到拋售,再配合股市今年以來的升勢,更意味著未來數月的經濟增長有可能令人喜出望外。

美國勞動市場大有改善

財政方面的負面因素漸漸褪色,美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應會有更加堅實的增長。就業市場方面,6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大增19.5萬,遠超市場預期,再加上前兩個月的就業數據皆獲得大幅上調,為勞動市場的前景帶來一片光明的景象。

歐羅區方面,雖然經濟持續疲弱,但筆者相信最差的時候已成過去,曙光就在面前。歐洲多項經濟指標反映當地的經濟增長漸趨平穩,當然,大家也不要期望復蘇力度強勁。歐羅區的借貸成本已經大幅下降,貨幣總量亦有所改善,舒緩不少企業的壓力,亦能減低災難情況出現。

在日本,有跡象顯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已開始取得成果。在極度積極的貨幣政策下,日本經濟似有好轉,貨幣及信貸增長有加速之勢,同時消費者信心亦見上升,日本短觀調查報告(Tankan business survey)顯示,企業景氣指數已踏進了擴張區域。更重要的是,經過了這麼多年,日本的通脹預期終於超越1%!只要日本當局持續目前的貨幣擴張政策,加大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則日圓兌美元會持續弱勢,相信日本企業亦能從中受惠。

正當成熟市場傳來不俗消息的時候,另一邊廂,新興國家卻面對不少挑戰。6月份中國的銀行業爆發信貸緊縮,令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前景越趨悲觀。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ibor)一度驚人地抽升,雖則未至於是美國次按風暴的翻版,但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言論已經甚囂塵上。未來數月,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正在增加,但筆者相信中國政府仍然擁有足夠的工具管理風險,令經濟得以軟著陸。值得留意的一點是,其實中國銀行業的資金流動性頗為充裕,銀行有差不多40%的資金,不是用來購買政府債券就是留來作儲備之用。目前銀行業的存貸比率為75%,存款準備金更高達20%,反映銀行的資金問題,未必是外間所說般嚴重。

北京政府正向市場傳遞一個明確的訊息,就是當局致力處理經濟體系中的結構性問題,而6月份爆發的銀行流動性危機,亦標誌著新政府對信貸擴張和經濟增長的態度起了變化。當局擔心影子銀行擴張會一發不可收拾,及無抵押政府債務會迅速積累,因此,中國政府已下定決心承擔短期痛苦,以換來長遠的回報。

中國銀行業並無系統性風險

要在增長及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表示,中國不應只看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數字,而是更應著重提高生活質素、力求社會進步、維持生態平衡等,中央這種態度,將可舒緩地方省市政府一味追求GDP數字之壓力。與此同時,總理李克強提出的「改革紅利」理念,亦意味他與銀行信貸緊縮之間的鬥爭正式展開。

中國的信貸佔GDP急升、影子銀行快速擴充,是外間最為憂慮的問題。地方政府大舉借貸,亦是市場的關注所在。根據中國官方的預測數字,地方政府債券估計達2萬億美元,即相當於GDP的20%。可以肯定,有部分信託公司將會面臨破產,某些地方政府也面對違約可能。然而,筆者並不相信這會帶來系統性風險。

我們之所以看到中國的債務水平上升,某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以及造成投資浪費,其實是由中國本土的儲蓄錯配所致。中國的儲蓄率接近50%,而且不論是股票、債券市場的規模亦受到限制,結果是很大部分的本土儲蓄苦無出路,唯有透過銀行或其他形式的借貸活動流竄,最終導致債務上升。事實上,中國家庭的槓桿水平頗低,企業也是一樣。另外,銀行的主要放貸對象,是背靠政府的國有企業,而且中國政府實力雄厚,多年來一直錄得經常賬盈餘,政府更是坐擁巨額外匯儲備。

至於在新興市場方面,經濟增長的勢頭持續向下,例如南韓及台灣最近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均處於50以下,反映兩國出口持續呆滯,運往美國及歐洲的出貨量縱使表現不俗,但輸往商品出口地區如拉丁美洲、非洲及澳洲等的出口數字,卻有縮減跡象。

在新興市場,由信貸驅動的消費支出亦意外地下跌,這是由於包括家庭信貸在內的信貸增長有進一步減速之勢,部分新興國家更錄得經常賬赤字,外資亦同步減少。整體而言,筆者相信成熟市場的表現將繼續優於新興市場,直至後者踏入低谷周期(Trough)為止。

陳致強

安聯投資

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