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20日

陳致強 宏觀分析

資產價格泡沫是否重臨?

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市場似乎真的出現資產價格泡沫。這一邊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國際清算銀行(BIS)均發出警告;另一邊廂,曾準確預測美國樓市泡沫的印度央行行長拉詹(Raghuram Rajan),也出來表達憂慮。究竟新一輪的資產泡沫是否已經殺到?

市場有這種擔憂,原因可以理解。的確,美國及多個成熟國家的股市近年屢次破頂。而在低息環境下,不論是企業債券、新興市場債或歐洲主權債,債息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甚至是歷史低位。

全球樓市也有「非理性亢奮」的嫌疑。美國、英國及好幾個歐羅區國家的樓市,均已從低位大幅反彈。另外,債務水平較低的國家如中國、土耳其、巴西及印度,以及一些發展成熟的經濟體如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挪威及瑞典等,都有可觀的升幅。究竟資產價格有沒有出現泡沫?

股市-環球股市估值合理

在股市方面,筆者傾向以席勒PE(Shiller PE,即周期調整市盈率)來審視股票的價值,而席勒PE反映現時環球股市估值處於合理值,與長期平均值相若。歐洲股市方面,一些非核心市場的估值尤為便宜。新興市場也屬便宜,與成熟股市相比有20%的折讓,更是自2006年以來估值最低,估值水平只與80年代差不多,當中,亞洲股市的估值尤為吸引。日本的估值則不算清晰,在席勒PE計算下,日股似是昂貴,但若以其他方法如市帳率計算,又會得出不同結論。

然而,美股似乎已屬昂貴,席勒PE達到26倍,而即使我們使用不同的PE方法,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如今美股的估值較30年平均水平錄得1.5個標準差。在美股之中,細價股的估值尤其高昂,執筆之時,標普600小型股指數的席勒PE高達43倍!

但大家不可忽略的是,如今美股雖貴,但在歷史中時有發生。在1901年、1928年、1937年、1966年、1996年及2007年,美股的估值均與目前相若,甚至更高。當中,在1928年、1937年及2007年,美股見頂後就迅速回落。但是,2007年那一次跌市,其實是由樓市崩潰所觸發,而非股市本身出亂子。另一方面,以名義計算(nominal terms),標普500指數在1966年之後,以風高浪急的氣勢上升,這與上世紀最後10年情況如出一轍。當時任聯儲局主席的格林斯平曾指這屬於非理性亢奮,但在格老點出憂慮之後的3年內,美股卻以上升差不多一倍來道賀!

總括而言,目前美股絕非便宜,更可說是處於歷史高位,但估值未算有泡沫跡象。目前的估值未有觸發投資者突然轉為超級謹慎的條件,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過去的經驗能提供參考的話,則以目前的估值而言,未來10年的美股回報有可能低於平均水平。

債券-長期孳息曲線現價格錯配

高質素的主權債如美國國債及德國國債等,其債息都顯著低於平均水平,也無法反映實際的名義經濟增長率。基於經濟理論及過往經驗,筆者姑且估計美國及歐洲的名義經濟增長率分別為近4%及近2%,目前各國債息極低,當然是因貨幣超寬鬆政策所致。不過,市場正預計聯儲局或將於明年中加息,英倫銀行更有可能略早一步,則債券的價格有可能面臨調整。即使歐洲央行在未來兩年都不會加息,但俗稱為Bunds的德國國債,將無可避免地同樣受到影響。根據我們的計算,長期的孳息曲線已經出現嚴重價格錯配。

相較之下,筆者對於德國以外的歐羅區主權債券的估值,則感興趣得多。如果我們單純地使用一種基本分析,例如GDP增長及債務水平,這些地區的國債不見得吸引。但當我們考慮到這些國家的違約風險已大幅減低,但市場並未充分反映這一點,例如葡萄牙的違約機會已由歐債危機時的50%,大減至目前的13%,但此比率仍然遠高於2007年之前的單位數水平。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潛在違約率,也高於實質水平,原因很簡單,歐洲的決策者已表明希臘的違約屬於特殊事件,可以預計類似的違約事件再難出現。但現時葡萄牙的國債孳息仍遠高於德國的國債孳息,提供頗為不俗的息差回報。

但在企業債而言,目前的投資機會已較今年初大為失色。即使在今天,一些企業債的息差仍較金融海嘯之前為高。美國及歐洲的高息債市場尤其值得關注,潛在違約率與歷史平均水平相若,一些質素更低的高息債(如Caa級別),其潛在約違率甚至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換句話說,市場對高息債市場的前景頗感樂觀。美國投資級別債券也一樣,估值不低。雖然投資級別債與國債的息差,相對其長期平均水平的偏離仍不足1個標準差,但估值確是愈走愈遠。

發達國家的經濟仍有溫和增長,加上各國央行持續實行超低息政策,是企業債大受追捧的原因。但如果經濟數據開始轉弱,又或者央行開始改變貨幣政策-英美已有意加息,則企業債的估值甚有機會面臨回調,令債息抽升。

投資者或會反駁,指目前美國及英國的企業坐擁大量現金,水平遠高於以往,因此企業債的違約率低、息差低,也無可厚非。但我們要對於「這次不一樣」這種情況特別小心,而且非金融類企業的槓桿又再處於歷史高位,在金融海嘯爆發好幾年後,歐美企業再次大幅發債,彷彿將所有教訓都拋諸腦後。

新興市場債券-本土貨幣債券吸引

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估值尚算合理。雖然債息已有所收窄。然而,投資者或會對於新興國家的債務水平持續下降這一點,感到特別放心。如今新興國家的債務水平僅佔GDP的三分一左右,較2002年還要低15個百分點。

相對而言,筆者認為以本土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更值得大家留意。一來,是因為當地貨幣債券的息差,較美元債更加吸引;二來,基於我們的模型,目前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似乎是被低估了,有升值空間。

樓市-日本樓價仍被低估

樓市可說是各國經濟命脈,不論是業主或租客,基本上樓市會影響每一個人,故又被稱為「危機之母」。在某些地方,樓市已大幅高估,例如在香港,房價租金比(price-to-rents ratio)超過長期平均水平約80%,類似情況也見諸多國,包括挪威(約60%)、新西蘭(接近60%)、加拿大(接近60%)、澳洲(約35%),甚至是英國(逾20%)及瑞典(約20%)等。

樓價仍然遭到低估的國家,僅有日本、德國及一些經歷歐債風暴的國家。美國及中國目前樓市算是處於合理值。總括而言,全球的樓市走勢不一致,但值得留意的是,在上一波金融海嘯中未有受到樓市崩潰打擊的經濟體,在這一波的樓市升勢中,特別受到追捧。

在下一篇中,筆者將會探討一下,資產價格泡沫有甚麼特質。

陳致強

安聯投資

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