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14日

Jeffrey Johnson ETF

中國多方法應對挑戰 抗禦力強

對香港的投資者來說,環球經濟的表現尤其重要。雖然中國依然是對香港投資者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系,但投資者宜定期了解環球經濟狀況,以掌握所投資地區的經濟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香港、中國、歐洲與美國經濟之間的聯繫在過去15年大幅上升,背後可能有數個原因:鄰近中國及與中國更趨融合、貿易限制放寬及經濟全球化。現在的投資者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國際視野,謹慎評估今日的經濟發展與數十年前的類似或不同之處。

環球經濟面對多項挑戰

今天的金融市場備受不明朗因素困擾。美國聯儲局預期會在今年10月逐步結束量寬措施,投資者已謹慎預期利率即將上升。這個揣測已經令全球市場波動性擴大。大部分指標顯示,如果2015年美國勞動市場穩定下來,利率將會上升。

歐洲方面,主要由於區內最大經濟體系表現比預期差,令通縮陰霾籠罩。為了對抗通縮風險,歐洲央行已經開始調低利率,為銀行提供援助,並實行量寬措施。歐洲就業市場呆滯,各國之間的失業率數據有明顯差距。

其實,影響歐美市場的因素與亞洲經濟的類似,因為雖然區內向來以經濟增長強勁見稱,但目前亦已經開始放緩。而且,儘管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憂慮減退,但整體經濟增長繼續疲弱,加上日本增長放慢,亦令亞洲區市場前景受損。

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影響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經濟過分集中於信貸及投資。中國依賴提供信貸刺激投資,故此地方政府利用信貸支撐基建以至教育等項目。然而,信貸過剩令經濟承受的信貸風險大增,若發生違約事件,最終可能逼使銀行收緊信貸,有可能會拖慢經濟的發展。此外,房地產市場過度擴張,供應遠超需求。因此,從房地產銷售、價格及新屋動工數字下跌來看,房地產市況已經大大冷卻下來,市場更懷疑是否已形成泡沫。

中國有更大的抵禦能力

雖然市場前景欠理想,但圖一顯示中國內部仍有多個利好因素。當比較中國與多個新興市場在以往發生危機時的金融系統,顯示前者更有能力抵禦大規模的跌幅。原因之一是中國政府對內地經濟及金融市場有較大控制。此外,中國的儲蓄率比投資率高,令政府的資產負債表有大幅盈餘,在有需要時可以出手援助。還有,中國政府已建議進行改革,如果能夠有效推行,可逐步由早前依賴的槓桿及投資轉為消費。幫助中國經濟轉型過渡,政府還有其他潛在方法,包括:放寬一孩政策、擴大匯率浮動區間,以及潛在的市場主導利率自由化。

仔細評估分析

投資者宜了解地區經濟所面對的挑戰,亦需仔細審視所有相關數據,而不只是留意主要數據,這樣才可看到短期及長期經濟前景之間細微的差異,但歷史告訴我們,預測短期經濟走向是徒勞無功的。與其依賴不同的數字及預測模型內「點數預測」的預測能力,更為有效的方法是,看看數據分布的所有潛在結果,這樣不單可以得出「主要趨勢」,亦可以透視該經濟體系可能面對的上行及下行風險。藉此,投資者便可窺探經濟環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面對不明朗因素時也能作出知情的投資決定。

Jeffrey Johnson

領航

亞太區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