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11日

梁只琪 理財方案

不同文化下的理財態度

最近認識了一位來自德國的朋友,與她閒聊期間,了解到很多德國的文化與生活習慣,筆者不打算比對香港與德國的差異,但她的一席話實在值得我們思考一下。朋友在香港居住了8年,已適應本地的生活。然而,對於物質享受卻有一套看法。她表示,最看不過眼的,是港人不「珍惜」已擁有的物質。對於此看法,筆者覺得十分有趣,因為平常多聽到或備受批評的都是說港人喜愛追求物質生活,甚至過度渴求,但就較少會以「不珍惜」來形容。

「珍惜」不單是「不浪費」

友人逐一細說德國人對擁有物質生活的態度。原來她說的「珍惜」,背後別具意思,所指的不單是「不浪費」,而是物件本身除了實際的價值外,其實更具有紀念性,不是隨便找另外一件代替品就可取代。例如,她說她德國家中的餐桌已有50年歷史,由她爸爸小時候開始,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她的兒子們出生時所睡的嬰兒床更是丈夫當年的床,老爺把床粉飾後就像全新一樣,款式雖簡單,但很有紀念價值,並打算一代一代承傳下去。另外,她兩個兒子初生時的衣服和玩具也是他們爸爸兒時穿過、玩過的,她的老爺奶奶都將這一切一切好好保存至今。他們亦鼓勵她把這些衣服鞋履好好保存,待她丈夫的妹妹將來結婚生育後也可使用。她說德國人常言道:衣服洗上一百回更好穿(當然如果還未破損的話)。

珍惜與規律

看到這裏,大家的反應可能是「要這麼慳嗎?」,但其實他們的做法真的與「慳錢」無關。友人夫家並非有經濟負擔,相反尚算富裕。家中三代經商,生活無憂。他們有這習慣,實在是大家的價值觀有點不同。德國人積極推動及實行「珍惜」文化,父母從小就教導子女「珍惜」這美德,亦看重物件的價值。

德國人講求「珍惜」,同時亦看重「規律」,他們在教育孩子時,會讓孩子明白他們多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揀飲擇食,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小孩搶玩具,父母教導孩子先到先得,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與孩子說妥的事情,大家會一同遵守。這些文化特質,使德國人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最有規律的國家,亦使德國成為金融危機後回復得最快的國家之一。

不同文化各有價值觀

身處文化不同的香港,朋友看見很多香港父母對小孩的教導方法,如追求流行品牌或把不適用物品棄置,全完不能認同。對於一班班從1歲起上playgroup課及學前幼兒班的做法,更加不認同。因為在德國,小朋友6歲前是應該自由學習,看重啟發。即使學鋼琴、學跳舞,都只是隨孩子所愛,自發的學習,並非為了進幼稚園的個人簡介做準備。

曾有外國回流的朋友們在孩子出生前都堅持不會做「怪獸家長」,但最終都屈服於現實的要求。說不會給孩子們買奢侈品,但最後為能得體地出席同學的生日派對,都被迫要讓孩子全身名牌。

價值觀影響理財態度

說到底,孩子的「價值觀」需要家長從小教育,筆者說出德國人生活文化的例子,就是希望各位家長注意,你們從小所灌輸的價值觀正正就是影響孩子們將來做人處世,甚或理財態度的重要因素。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不同,可能你並不認同德國人的一套理念,但俗語有云:「小富由儉起」,學懂「珍惜」亦是節儉的一個基本概念。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內容作投資決定。筆者已盡力確保所有提供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投資者的指引,且概不會就因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任何責任。

梁只琪

康宏

聯席董事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