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4月7日

陳致強 宏觀分析

剖析中日兩國短期挑戰

未來兩季,筆者相信亞太區經濟將持續放緩。在4月份日本實施上調消費稅,日本央行會如何應對經濟放緩,固然是焦點所在。而整個亞洲地區而言,印度及印尼的選舉結果,也會主導未來兩季經濟走向。此外,中國持續實行具野心而複雜的改革措施,信貸違約風險將會上升。

種種不明朗因素,為亞洲股市添上陰霾,年初至今亞股一直弱勢,但筆者相信,部分經濟的負面因素已經反映在股價之上。在這一篇文章裏,筆者會集中討論亞洲兩大國家 ─ 日本及中國的經濟去向。

日本:數據好壞參半

在2014年,日本迎來一個好壞參半的開始,一方面,消費者開支及企業投資略有起色,機械訂單強勁,反映本土需求頗為不俗。另外,通脹率則回到正數,日本央行更許下2%的通脹承諾。就業市場亦持續改善,失業率降至2008年以來的低位,同時樓價已升至10年以來的新高,反映樓市大有復蘇跡象。

然而,最新一季日本的經濟增長按季卻遠遜預期,而且出口仍然不振。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以後,日本大減核能,須從外國輸入更多能源,因而其經常帳持續下跌。為了加強財政實力,日本不得不增加銷售稅,將稅率由5%上調至8%。然而這會否削減消費意欲?現時日本打工仔的實質薪金正在下降,並跌至2009年的新低,令市場的憂慮看來不無道理。

日本政府正極力鼓勵大企業加薪,部分巨企雖有跟隨政府指示,但目前仍難以判斷究竟其他企業會否跟隨。與此同時,日本央行將會密切注視經濟走勢,如經濟復蘇有任何閃失,很可能會再推更多貨幣刺激措施。

筆者對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第三支箭,感覺是言過其實,目前為止仍未見到具體措施出台。至今當局推出的措施,只是提升本土投資者的稅務效益,以及放寬外國投資者的簽證。而安倍也曾明確表示,他渴望降低企業有效稅率。另外,日本又推出了「戰略特區」法案,以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又提倡解禁賭場,預計辯論將於今年4月中於國會進行辯論。

自年初以來,日本股市表現錄得負數,筆者相信這是在一輪大升後的正常調整,而非宣告日股已進入熊市階段。至於第三支箭的成功與否,筆者傾向將「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原因是日圓貶值仍是推動日股上升的主要因素,而且多數日本企業的業績都優於預期。估值方面,在一眾成熟市場中,日本股市的估值相對低得多,在近期的跌市後,兩者的估值差距更進一步擴闊,提供了投資價值。

中國:改革持續進行

今年中國政府已定下了經濟增長目標為7.5%,相信在改革年之下,重整經濟的挑戰重重,當局要落實此目標並非易事,不過中國政府擁有雄厚實力及眾多工具,相信經濟能夠軟著陸。

目前中國經濟正經歷減槓桿階段,預期各項經濟指標會持續減速。而且政府致力解決地方債務問題,減輕產能過剩及收緊碳排放標準,也無可避免為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縱使如此,筆者不認為要對中國前景感悲觀。在地方債券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方面,自去年中國政府進行全國調查後,相信當局及相關監管機構對整個債務情況已有更深入的掌握。中國最近公布一系列財政改革措施以監管地方政府的融資活動,例如提升政府預算的透明度,以及容許私人企業投資在國營資產等,均能務實地解決問題。

至於信託或理財產品,筆者相信在可控的情況之下,未來會再出現個別的違約事件,這反而是好事,因為可以令投資者明白到中國金融市場不一定受到政府潛在「補底」,從而促進有效的風險定價機制發展。雖然此舉或會令市場出現短期波幅,但此乃建立健全信貸市場的重要一步,也是金融業改革議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匯率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已引入波幅,從而杜絕投資市場認為人民幣單邊上升的心態。人民幣兌美元創新高後,於今年2月份開始轉弱,引來離岸市場中結構性產品的平倉潮,以及減少國內的套息活動。筆者相信人民幣會繼續走向國際化,並進一步放寬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加強在岸市場的功能。

投資者不太肯定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果如何,並擔心中國爆發信貸危機,最終有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市場看淡者眾,令中國股市持續處於弱勢。筆者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缺乏明確方向,個股與個股之間的表現差異仍將巨大。所謂「新經濟」下的行業,如環保、新能源、旅遊、醫療保健、IT設備等,仍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此外,我們在部分「舊經濟」行業中,也看到了投資機會,尤其是部分企業已被過度沽售,估值跌至頗低水平,當中包括水泥、乾散貨航運等,供應面已有改善,估值可望有一定上調。

整體而言,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但由於當局有足夠的彈藥應對下行風險,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機會甚微,相信改革會持續進行。

陳致強

安聯投資

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