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1日

姚遠 中國

疫情續壓需求 維持全年增長預期

隨着電力短缺和供應鏈瓶頸緩解,中國經濟在2021年底表現不俗。經季節性調整後,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由第三季的0.2%,加速至1.6%。然而,負基數效應繼續將按年增長壓低至4%,是疫情高峰期以外的歷史新低。

2021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8.1%,表現勝於預期。惟事實上,中國經濟短期內仍面對重重挑戰。

去年第三季,供應一度嚴重受天氣影響,幸當局迅速解決缺電問題並進行重建工作,令工業生產錄得可觀反彈。部分領域的供應瓶頸亦出現緩解跡象,汽車產量在9月份錄得7個月來首次增長。採購經理指數(PMI)中的交貨時間縮短、投入成本降低,反映整體供應情況改善。

增長或已在第四季見頂

不過,工業領域以外的增長動力仍然疲弱。以兩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計算,第三產業活動僅錄得5%增長,反映行業在復甦方面仍面對重重困難。政策收緊之下,樓市繼續陷於痛苦的調整期,所有住房市場指標均惡化。儘管出口活動維持強勁,但增長可能已在第四季見頂,而Omicron持續擴散更令需求進一步受壓。

最讓人憂慮的是零售銷售領域。12月的名義銷售增長急降至僅1.7%,意味實際銷售增長近乎停滯,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則為1.5%。最新一波疫情固然是造成零售銷售疲弱的關鍵,但勞工市場疲軟亦是過去一年消費復甦乏力的原因之一。

鑑於上述種種情況,勝於預期的GDP並未消除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多間券商近日下調增長預期,以反映中國在Omicron擴散及房地產市場下行夾擊下的挑戰。雖然中央已開始調整政策,惟有關措施至今仍不足以令市場恢復信心。

調政策市場未恢復信心

另外,由於「清零」政策仍然是中國的首要任務,穩增長政策的效力可能打折扣。因此,我們與市場的看法一致,認為短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

然而,我們提醒大家不要低估中國政府在政治敏感年保持增長的決心。歸根究底,「清零」政策旨在從公共衞生角度維護社會和政治穩定,而穩增長和勞工市場,對於中共二十大政治領導層的順利交接,具有同等重要的經濟意義。因此,大家應認真看待中國政府為經濟托底的承諾。

穩增長政治上意義重大

去年12月,内地下調存款準備金比率、中期借貸便利和回購利率,隨後又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些調整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啟新一輪的政策寬鬆周期一致。我們預計財政政策將更積極配合,充分利用去年發債的結轉資金和提前下達及價值1.46萬億元人民幣的2022年新增債券額度。

因應針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借貸的限制繼續實施,中國必須發掘更多可持續的增長引擎,以支持各項刺激措施。我們看到中國正採取具針對性的政策,在2022年推動多個範疇,包括基建、脫碳、高科技產業、製造業升級、中小企及消費。

微觀政策和宏觀寬鬆政策相結合應有助經濟再平衡,同時促進整體增長的穩定性。目前,我們維持對今年經濟增長5%的預測,但預計現季的經濟將較第四季更疲弱,反映出目前疫情的形勢,隨後的季度將回復增長。

姚遠

安盛投資管理

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