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22日

李智穎 市場分析

【私銀觀】市場對中概股退市風險反應過度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周宣布《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細則,確定了該法例的實施。《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所有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允許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等部門,審核其審計底稿,否則需要從美國退市。而中國法律禁止中資公司(在ADR中佔比最大)和香港公司,在未經政府許可的情況下交出審計紀錄。如果該實施細則最終獲眾議院通過,有關寬限期還可能由3年縮短至兩年。另外,在公司發布2021年報後,美國證監會可以識別潛在違規的外國公司,而如果最終寬限期定為兩年,意味這些公司可能在2023年啟動退市程序。該實施細則的公布引起投資者緊張,不過,由於市場對此已有預期,因此並不太令人意外。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或加速中概股來港上市

3年(或兩年)的寬限期給予中美雙方監管機構時間,就審計披露協商解決之道。如果最終未能達成共識,則部分合資格的中概股可能在寬限期內選擇回流香港二次或雙重上市。除此之外,香港證交所近期也就新的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框架提出建議,旨在放寬大中華區發行人赴香港二次或雙重上市。如果獲得通過,此將加速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

美國/香港雙重上市的股票可以互換,中概股的股東可以選擇在寬限期內或實際退市時,將其持有的在美國上市的股票,轉換為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因此,投資者無需過於擔心自己的持倉全部虧損。對於不符合港交所上市要求的中概股,投資者需要具體評估該公司是否有替代上市地點(例如,在中國中小企業板)或私有化計劃。部分公司雖然在未來有可能符合在香港上市的資格,但其退市風險似乎相對較高。

由於美國/香港雙重上市的股票可互換,兩地的股價表現和估值通常同步。此前在中概股被迫退市的例子中,股價在退市消息傳出後持續走軟直至確定退市,但在確定退市程序後通常會重拾升勢。這是因為退市打擊投資情緒導致估值短期下滑,但在此之後,投資者再度聚焦在公司基本面上。

重新建倉機會已浮現

過去一段時間中概股曾回調10%,估值跌破歷史平均水平。投資者擔心中概股潛在退市風險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同時,美國聯儲局可能加速縮減購債,也促使市場下調全球增長型股票的評級。我們認為,目前的估值計入大部分負面因素。基於穩健的盈利增長前景,我們認為重新建倉部分中概股的機會已經浮現。不過,由於宏觀環境疲軟可能在未來一至兩個季度給企業營運帶來壓力,短期走勢可能較為震盪。

中美達協議可解決問題

我們認為,美國制定《外國公司問責法》旨在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外國公司問責法》是在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推出,因此,有人質疑即使中方提出廣泛的提議,或是雙方監管機構達成協議,退市是否仍然無可避免。我們的看法是,任何超出現行法律範圍的退市要求都需要另立新法。儘管對華「強硬」有利於取得政治資本,我們的假設仍然是,鑑於共和民主兩黨對《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支持度,一旦中美雙方能夠達成協議,這個問題將得到解決。

李智穎

瑞銀

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