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12日

韋立民(Norman Villamin) 宏觀分析

【私銀觀】不是滯脹期 更像1950年代

隨着巨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將在新一年陸續退減,全球經濟將有賴私人需求和貿易活動接力推動增長。不過,在今年底發生的能源震盪已為經濟形勢添加複雜性,也使多國在經濟增長和通脹之間的平衡狀況出現變化。

滯脹風險加深

其中歐洲和中國等地已透過放寬進口限制、增加生產和提高供應量以應對能源短缺,若這個冬季較為嚴寒或是供應再現緊張,經濟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夠在增長與通脹之間取得平衡,萬一需求進一步放緩但通脹居高不下,那麼陷入滯脹的風險便可能加深。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其實,除了近期的事件外,多國經濟在周期性反彈背後,早已需要應付生產力和增長潛力下降的長期問題。通脹方面,能源短缺只是刺激通脹的因素之一。疫後經濟重啟引發對貨品和服務的強大需求,以致生產和運輸系統承壓,勞動市場緊張亦推升工資,而供應鏈不夠多元化亦對目前不太像短暫性的通脹情況加壓。

央行進退兩難

儘管我們認為,重現1970年代滯脹期的憂慮乃言過其實,但決策當局當前確實面對兩難局面:究竟是接受通脹升溫至可能超過央行已提高的上限水平,好使經濟繼續增長,還是更大力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通脹壓力。

截至目前,各國在平衡增長與通脹之間正在各施各法。中國為了實現其他政策目標以致經濟增速減慢,但在不景氣加深下已採取其他措施應對。歐洲繼續透過下世代歐盟基金等財政措施維持需求,同時接受短期的通脹壓力。美國的新一輪財政大計仍在商議之中,而聯儲局已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並為未來可能需要持久應對通脹升溫鋪路。

增生產力是關鍵

由於投資於生產力將是未來應對經濟增長長期減慢的關鍵,以上三大經濟體各自的發展對於抗衡滯脹舉足輕重,若配搭得宜更有助緩和通脹壓力。

政府目前有必要包容財政赤字高企的情況,好能在明年多國重要的選舉年,緩解通脹壓力對家庭需求和選民情緒的影響,同時繼續投資於生產力,因此目前並不具備撙節開支的條件。至於貨幣政策也應保持靈活,若試圖以加息應付由供應方引發的通脹壓力,將是政策失誤。

與此同時,轉型至低碳經濟的進程,將為多國開創大量投資於生產力的機會。此外,汲取了今次疫情的經驗,全球企業將尋求擴大供應鏈的多樣性及將之回流本地,同時將廠房、倉庫和運輸設施升級以避免目前的困境重演。

因此,雖然前路不無關注,但應付通脹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展,也有不少提升生產力的機會能夠把握,因而有望減低發生滯脹的風險。我們相信,未來的經濟景氣將較類似美國在1950年代所見,即實質經濟增長和通脹均較高,而不是如1970年代般,出現增長半溫不熱但通脹高企的滯脹期。

韋立民(Norman Villamin)

瑞聯銀行

集團首席策略師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