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26日

陳宇昕 保險

ESG投資的好處

一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疫症在世界各地蔓延,促使人們提升對個人衞生的關注,同時更突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以至企業更重視對自然環境、社會及公眾的責任,亦令投資者更加相信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企業管治(Governance)(簡稱ESG)是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亦是現時和未來的投資決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基金研究機構晨星於2021年4月發表的全球可持續資金流向報告《Global Sustainable Fund Flows Report》顯示,於2021年第一季,全球可持續發展基金市場錄得1853億美元的淨流入,比去年同期錄得456億美元的淨流入高出四倍,由此可見投資者對ESG投資的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ESG投資,普遍認為有利宣揚正面價值觀,但不適合創造價值。這想法不難理解;市場上的可持續產品如有機及在地食材,售價往往高於同類產品,令「可持續」與「較昂貴」劃上等號,套於投資世界意味着ESG是高成本但低回報的投資。

有助建立良好形象

然而現實卻完全相反,大量數據證明ESG投資能帶來較出色的回報。在2020年2月和3月由疫情引發股市波動期間,ESG評級較高的公司表現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領域亦展現相同走勢。此外,有關數據顯示這並非偶然現象;在過去十年,近六成可持續發展基金表現領先傳統基金,而且存活比率亦較高─至2019年底的前十年發行的可持續發展基金當中,有七成二仍然開放投資,而同期的傳統基金則只有四成六 。

現代企業不單注重有型資產如資金、產品及設備等,亦重視無形資產如企業商譽及品牌形象。投入資源提升ESG標準就是增強無形資產的途徑之一;擁有聲譽卓越及正面形象的企業,其服務或產品往往是消費者使用的原因之一,甚至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購買。另外,ESG 中的「S」及「G」亦涵蓋員工福祉及公司管理;公司福利及管理能力愈好,自然可留住人才、提升員工的生產力,也更有效地作出內部的風險管理。

須慎防「漂綠」陷阱

不過,隨着ESG投資風氣日益盛行,市場開始出現「漂綠」(Green Washing)現象,泛指企業以虛假的ESG資訊作招徠手段,以展示對環境負責的正面形象,並藉此吸引對可持續投資感興趣的投資者。

「漂綠」這種不當行為不單誤導投資者,更加深公眾對可持續投資的誤解;只是一種品牌的宣傳手法,繼而混淆可持續投資一詞的含義。由於現時業界還未就可持續投資制定清晰明確的標準,因此投資者要辨識企業的「漂綠」行為並不容易。

然而,筆者認為,「漂綠」這類問題是可透過「由下而上」的投資者教育,配合「由上而下」的監管措施共同解決。事實上,歐盟的可持續投資基準法規(Taxonomy Regulation)已於2020年6月生效,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亞洲市場的監管當局亦積極執行有關可持續金融的新規定,致力完善亞洲ESG管治和披露的規管框架。不過,落實監管措施需時,在此期間,投資者宜盡量多認識ESG投資及相關知識,以了解最新的投資趨勢及避開「漂綠」陷阱。

陳宇昕

富達

香港退休金及個人投資業務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