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2年10月26日

杜慧賢 通識保險

最怕萬一 危疾保障的重要

據衛生署年度報告錄得,2011年香港約有2萬人死於癌症或心臟病。換言之,每小時我們便有兩人死於以上兩種疾病,無疑一個令人驚嚇數字。而問題是每年到底有多少人確診癌症或心臟病?

筆者相信每小時可能更多於兩人。可幸的是現時醫學昌明,患者若能在病發初期確診有關危疾如癌症或心臟病,再配合有效治療,可大大提高病人的存活率。這雖然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但當患者需為支付高昂的先進醫療費用而煩惱,再加上要擔心在患病其間無法工作而失去收入,所引致的壓力確實不少。幸而現今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危疾保障計劃,可於最壞的情況下為受保人作出援助,令受保人免受不必要的財困影響。故筆者建議大家為自己和家人著想,應及早考慮安排危疾保障。

舉例:
王先生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育有兩名年幼子女,還需要供養雙親。妻子為家庭主婦需照顧子女及雙親。不幸地,王先生突然心臟病發,急需接受一段長時間診治,而王先生於治療期間根本無法再工作。

王先生因無法再工作而失去收入, 再加上沒有危疾保障下,家庭需利用他們的儲蓄去支付醫療費用及家庭基本日常開支,如住屋租金、水費、電費、飲食等,更可能需要用上雙親的退休金或子女教育基金維持日常生活。王先生的子女亦會因財政問題而無法繼續參與課外活動。筆者深信大家亦不希望王先生的情況發生於自己身上。

相反,若王先生早已安排危疾保障,保險公司就會提供一筆過保險賠償金,用以支付醫療費用及家庭日常生活開支。這不但可減輕危疾所帶來的財政壓力,更可讓其家人維持正常生活。

現時市場上提供多種危疾保障計劃,大家除考慮保障額之外,保障計劃靈活性、保障條款及是否可以作多重索償亦非常重要。 當然,最重要的是讀者應評估當自己患上危疾時,如何利用保險賠償金減輕家庭財政壓力。市場上提供多種產品令人難以選擇合適的計劃,故筆者建議讀者與自己的財務策劃師進行全面的評估以確保有足夠的保障。

杜慧賢

英國友誠

亞洲區核保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