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6日

鍾秀霞 基金

【中港】醫藥股再起波瀾

內地正式開展第二批藥品集中採購,相關當局早前發布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標書,此次採購品種目錄擴大至33個品種,覆蓋抗腫瘤、糖尿病、高血壓等多個領域,涉及逾百家藥企。

在2018年底,中國開始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推出以大量採購的方式來改革藥物的購買模式,廠商須報價競爭,價低者得,令相關藥價大幅下降,部分藥物的最大降幅更高達九成,一眾醫藥股的表現因而一度大挫。

改革掃除行業陋習

一年過去,結果證明是次改革並非壞事。在不少地方,醫藥行業是一盤錯綜複雜的大生意,中國也不例外,一方面涉及龐大的銷售佣金,亦可能出現回佣問題,而且以往內地不少醫院都會將藥價提高15%,醫生開出貴藥,又或者原來開5天的藥,變成開到7天藥,開支則由保險承擔,反而令患者及國家的醫療負擔日益加重。

推行集中採購,能夠掃除行業的陳規陋習。藥廠把中間的銷售空間擠掉,醫藥企業沒有費用空間給醫生回佣,醫治人員須合理地用藥,減少藥物過量的問題,而且大眾的醫療負擔也得以大大紓緩。因此在2019年很多醫藥股的藥物售價雖然下跌,但由於銷售成本亦大減,利潤穩定下來,在消化集中採購的消息後,股價也迎來不俗反彈。

到了2019年12月底,第二批藥品集中採購的措施出台,藥股表現又再次受挫,短期陣痛相信難以避免。大家又應如何看待這一波政策?由於中國正面臨着人口老化,以及不同疾病的威脅,長遠而言對藥物的需求必然上升。

創新藥成未來焦點

然而同一時間,中國政府也面對着日益上升的醫療開支負擔。根據國家醫保局統計資料,2018年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總支出為1.76億元人民幣,而總收入則為2.1萬億元人民幣,兩者僅相距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未來的醫療支出會否高於收入?面對龐大的醫療負擔,中國政府須積極控制醫保的整體開支,持續改革藥物的採購制度,某些仿製藥的價格相信會持續受壓。

筆者預計,醫藥行業的前景,將很視乎創新藥的研發。然而,由於相關的選擇不多,不少從事創新藥研究的藥股已被炒起,部分公司即使未有盈利,估值已非常昂貴。

臨床研發企業興起

另外,很多藥廠都積極投放更多研究資源,專門替藥廠做臨床試驗研發工作的企業便應運而生,值得大家留意。

此外,由於醫院不能再靠賣藥賺錢,或會更加重視診斷的過程,相關的醫療機器及設備,亦成為投資者的焦點之一。

鍾秀霞

安聯投資

高級基金經理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