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22日

陳致強 亞洲(日本以外)

中資股動力佳 印股升幅或受限

環球股市在2017年錄得新高,中國股市的表現尤其亮眼,升幅成為全球主要市場之冠,代表中國離岸股市表現的MSCI中國指數(主要由本港及美國上市的公司組成)全年大升52%;在岸市場方面,滬深300指數也上升22%。

中國股市(尤其是離岸市場)大升,原因有數個。首先,環球經濟增長良好,帶動中國的出口上升,中國經濟增長達到6.8%,優於預期的6.4%。另一方面,地產市道較想像中更佳,也刺激中國的投資需求上升。而且中國的就業數據不俗,來自新經濟板塊的就業率更是強勁,促使內需及零售銷售向好。由於中國政府正致力去槓桿,筆者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但仍保持強韌。

中國企業盈利增長上調

中資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較投資者想像中更佳,當中,即使中國政府決心維持樓價穩定,以及繼續實行去槓桿措施以減低市場風險,內房股在過去兩年依然錄得大升,部分的股價更翻了一倍。

另外,去年中國的地方政府採取各種傳統手段以壓抑樓價,例如推出限購令、增加稅率、定立價格上限、增加首期比例及上調利率;此外,還有一些非常規的措施,例如限制一線城市的二手樓銷售。然而,由於資金緊縮和土地供應減少,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整合,一些龍頭公司繼續搶佔市場份額。

其中一個鼓動市場上升的因素,是久違了的企業盈利增長上調。正如筆者曾經說過,中國企業已開始轉變思維,致力節省成本及改善現金流。這種做法與中資企業過往的作風截然不同,那時管理層只管加大開支以擴張市佔率。筆者預期,中國企業的名義銷售增長理將受惠於通脹升溫的環境,企業亦開始將產品加價,帶動銷售額及利潤,因此今年企業的盈利增長可達到中雙位數。

投資者對中國重拾信心

另一個正面因素是估值的正常化。投資者對於中國漸漸重拾信心,認為硬着陸風險減退、經濟可望持續增長,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也愈來愈大。中資股目前的市盈率僅為13倍,相較亞洲同儕吸引,估值有望上調。

筆者持續看好中國新經濟板塊的企業,例如科技、消費、健康護理等,當中部分股份更獲得北水的愛戴,錄得大量資金支持。另外,舊經濟板塊中的金融股亦不容忽視。

印股或已消化利好因素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視之,在政府推行廢鈔、消費稅等措施下,印度經濟應該會緩緩地增長,回復至7%左右的增幅。即使如此,相對於私人消費,印度在投資方面的復甦則沒有那麼明顯,而且也面對不少不明朗因素。

2019年初該國將舉行多次地方選舉和全國大選,政府已經採取措施,試圖令選民在投票時更加方便,當中包括了不少便利農村人民的措施,如果民意調查顯示執政政府的支持度轉弱,那政府再努力以提升投票率並不足為奇。

市場預期,印度在2019年財政年度的企業盈利錄得中雙位數的增長,主要是受惠於銀行不良貸款改善及盈利增長。然而,筆者相信目前印度股市的估值,某程度上已反映了這些利好因素,相較於亞洲同儕,印股的上升空間或受到限制。

銀行業基本面普遍有改善

自環球爆發金融海嘯以來,銀行業面對愈來愈嚴密的監管,全球主要經濟體一同執行《巴塞爾協議III》(Basel III),冀解決金融危機期間銀行業暴露出來的缺陷,包括限制銀行的流動性及槓桿比率等。在亞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IFRS 9)已於今年1月1日生效,改變了銀行對信貸的分類方式。而在香港,相關的《金融機構(處置機制)條例》也已於2017年7月生效。IFRS 9的出台,相信會令企業的盈利波動更大、需較早作出撥備及確認信貸損失,以及有機會令資本比例下降。

筆者認為,大部分地區銀行業的基本面正在改善。在中國,雖然不少環球投資者仍對中資銀行抱懷疑的態度,然而銀行業確是在復甦之中,進一步緩解不良貸款的壓力。利息上調,也能提振銀行的淨利差收益;新加坡的銀行業也是一樣,不良貸款(特別是石油和能源相關行業)持續改善;而在印度,市場將關注該國如何實施銀行資本重組計劃,不過若在目前就判斷印度銀行業的資產質素能大幅改善,或者是過於樂觀。

陳致強

安聯投資

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