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2日

唐納文(Paul Donovan) 宏觀分析

世界變 數據未能反映經濟全貌

當今世界經濟面貌出現革命性的改變。在許多人為了最新型的智能手機或其他科技大躍進而興奮不已之際,對經濟學家來說,更令人振奮的是科技如何改變了社會及經濟結構。

電子商務的增長突飛猛進。在美國,在2000年的製造業銷售中,通過電子商務渠道的比重還不到20%,但如今已超過60%。

然而,細究這些數據,其中有些耐人尋味之處。企業愈來愈依賴互聯網或其他電子訂單系統;但與此同時,美國公司在電腦方面的資本投入愈來愈少,而且在軟件上的投資也沒有增加。

公司電腦資本投資減少

歐洲的企業對企業(B2B)交易量也在攀升。在大多數國家,如今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比2000年時要高出兩倍。科技與軟件方面的投資同樣地未能反映此一趨勢,非科技類投資的比重愈來愈高。科技類投資無法反映在數據中的情況愈來愈明顯。

回到經濟數據起源的1930年代,當時投資與私人消費的分別十分清楚,涇渭分明。而如今界線愈來愈模糊。

BYOD與IT消費化

使用個人設備辦公(BYOD)在現代職場是廣為被接受的模式。人們通過自己的手機接收工作郵件,平板電腦同時用於處理業務和進行娛樂活動。現在這種工作模式已隨處可見,甚至有專有名詞用以形容之──「IT消費化」(IT consumerization),其意為公司可依賴員工來提供工作所需的資本。換句話說,員工在補貼股東。

這種現象反映在數據中,即是科技方面的投資減少。科技方面的消費支出並不需要增加。相反,消費者增加了利用自己的設備為公司幹活的時間(套句經濟學家慣用的說法,這叫作「個人設備的利用率增加」)。事實上,有些調查顯示,某些員工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用自己的設備為公司效力。

這意味投資「偽裝成」消費者支出的形式出現。由於人們使用設備的效率提升,支出總額將會下降。

計算經濟表現大有不同

然而,數據其實還隱含其他問題。就美國而言,一名消費者購買一台手提電腦,與一家公司以同樣價格購買同樣一台電腦,對GDP的影響是不同的。這兩種消費行為看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差別,但在計算價格平減指數(price deflator)時,這兩種支出所使用的方法論有所不同。而且,流動設備與電腦在經濟數據統計中的意義也不同。如果我們看到投資支出從企業轉向消費者,或從手提電腦轉向流動設備,哪怕其他任何條件都沒有改變,也會影響GDP數字。

最近瑞銀舉辦了UBS Nobel Perspectives Live! 活動,凸顯科技改變未來我們的工作方式。科技已然模糊了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的界線。以往經濟數據的定義不再能反映現實,這意味投資者可能忽略了暗藏在數據下的真實情況。

如果企業依賴員工來提供工作所需的部分科技,那麼區分投資與消費者支出就幫不到什麼忙。投資者應該仔細思考這個問題。IT消費化只是未來結構性變革的序幕而已。盲目以未與時俱進的數據來思考未來投資,是相當危險的做法。

唐納文(Paul Donovan)

瑞銀

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