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4日

楊書健 理財方案

香港機構投資者有待發展

國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哲學,一般以謹慎投資者原則(Prudent Investor Rule)為基礎。謹慎投資者進化自謹慎人原則(Prudent Man Rule),在1992年由美國政府寫入法例之中。謹慎投資者原則的重點是機構投資者及其代表,必需以整個投資組合為單位,以多元化為最大目標。現代投資者通行的慣例是五成債劵、三成股票、兩成其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謹慎投資者原則亦放寛對個別投資的限制,不會在未顧及投資組合狀況之前,認定某類投資產品必屬高風險。在投資組合已經多元的基礎下,個別投資風險水平較高,反而可以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化和長期回報。這與以前的謹慎人原則,強求每一單投資都屬於低風險的投資哲學截然不同。但是正因投資哲學改變,才容許機構投資者參與創投基金、對沖基金,與及高風險私募基金投資,以平衡投資者諸如債劵、藍籌股、房託和收租商業樓等低風險投資,提升整體投資回報。

把投資管理工作外判

謹慎投資者原則亦接受機構投資人,在完成盡職調查之後,將投資管理工作外判,由獨立第三方的基金經理代為操盤。過去二十多年,全球基金業愈來愈興盛,就是受惠於此。基金經理專注發展投資能力,成為某一巿場的專家,擁有比機構投資者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故此外判管理業務理論上可以在每一個巿場之中,提升回報,從而令投資者的整體回報,進一步提升。

當然,謹慎投資者亦繼承了謹慎人的部分原則,認為投資者必需先清楚描述投資者的目的。每個機構投資者背後都有持份者,故此任何投資計劃都必先決定持份者的需要。例如退休基金就需要每月向退休會員發放退休金,故此退休基金必需清楚描寫每月或每年所需要的現金。另外,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的目標都是長遠運作,故此保存資產規模亦是謹慎人原則的重點。不少家族基金的首要目標就是保存資產規模給下一代,而下一代的目標,則是保存資產給再下一代,希望達到代代相傳,一直繁衍下來。

不了解謹慎投資者原則

筆者師承自跨國基金公司,主要客戶群其實一直都是機構投資者。不過香港的機構投資者數目一直不多。就算在亞太區,相對發展規模相近的澳洲、日本和新加坡,香港的機構投資者數目亦偏少。部分原因是小型機構投資者對謹慎投資者原則並不熟識。筆者見過不少家族基金和以遺產成立的單一議題基金,就停留在比謹慎人原則更保守的思考方法,寧願將數以億計的資金投資在定期存款之中。定期存款也許有一定的賬面回報,但其實資金會受通脹所侵蝕,長遠而言,甚至達不到謹慎人的「保本」原則。

政府可起帶頭作用

這方面,其實政府可以率先採納原則,向社會宣傳謹慎投資哲學。部分政府基金例如未來基金、教資會科研基金、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等,實際上可以採納謹慎投資者原則,增加運作透明度。政府亦可成立委員會,研究如何將準則落實到香港的實際情況,之後將結果公布並且廣泛宣傳。更長遠而言,部分政府政策牽涉一筆過注資,都可以考慮以謹慎投資者原則,加强資本累積,亦增加資金運作的透明度。

筆者的實戰經驗是,本港不少小型機構甚至不知謹慎投資者原則為何物。如果政府能做表率,帶領討論,或者能令香港的機構投資業務進一步發展,亦能有效增加社會資本的累積。

楊書健

安泓投資

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