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22日

施博宏(Paul A. Smith) 理財方案

籌劃退休五個謬誤

退休是個收成期,我們花了人生的前四分三默默耕耘,當然希望能好好享受餘下的黃金歲月。一個周全的退休計劃需經悉心策劃和長期部署,開展前宜先反思以下幾個問題,看看自己有否被一些常見謬誤所蒙蔽。

籌劃退休只怕遲不怕早

不必太早為退休作準備?剛剛相反。籌劃退休只怕遲、不怕早,其實自踏足社會那一刻起,便要開始為退休作準備。首先,應養成每月儲蓄的良好習慣,這因為儲蓄需要耐性和恆心,必須經歷一段較長時間才可達到既定的投資目的,如複息效應。故此,儲蓄的時間愈長,累積的財富也就愈多。假如在仍有賺錢能力時只顧做「月光族」,而對退休毫無準備,單靠強積金可能未必足以達致理想退休生活。

退休後每月只需退休前八成的收入便足夠?很多人認為,退休後生活將變得簡樸平實,故此預算退休開支時只需計算每日三餐及日常用品的支出。但事實上,在香港過了幾十年多姿多彩的生活,真的甘願日日留在家中?事實上,在策劃理想退休生活的預算時,應以保持臨近退休前質素較高的生活水平為目標,可別忘了把與三五知己茶聚、運動、興趣或外遊等消閒開支計算在內。當然最不能忽視的,還有醫療費用。年齡與醫療開支一般成正比,醫療保障不足就可能需要動用退休儲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

年輕力壯投保醫療保險

醫療費用對退休策劃影響不大?非也!醫療費用是籌劃退休的重要考慮因素。雖然不少在職人士都享有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障,但保障會隨着他們離職而終止。眾所周知私家醫院不菲的費用不是人人負擔得來,而公立醫院因為供不應求往往輪候需時,兼且收費亦會持續上升。如果大家都不希望退休後花上太多寶貴光陰輪候醫療服務,或因要應付龐大的醫療開支為自己及家人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和壓力,醫療和其他保障亦不容忽視。

別以為年輕力壯無需急於投保醫療保險,因為年紀愈大經濟負擔便會愈重,甚至可能因為健康欠佳而需要支付高昂的保費,所以應趁身體仍然健康為自己安排適當的醫療保障,否則突如其來的危疾可能會令你措手不及,耗盡積蓄。

養兒防老觀念不合時宜

為子女將來籌謀比為退休儲蓄更重要?不少家長視子女升讀大學或成家立室的費用為主要儲蓄目標,甚至乎犧牲自己的退休儲備。其實,重視為子女籌謀多於為退休儲蓄的想法並不正確。子女故然需要照顧,可別忘了兒女長大會有自己的想法。再者,他們可以申請獎學金、助學金甚至低息貸款等,因此為他們籌謀之餘亦得替自己預留足夠退休儲備。要不然,日後只會成為他們的重擔。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合時宜。

父母或另一半的財產是你的退休保障?切忌有此想法。醫學昌明令人普遍長壽,父母比你活得更久絕對不足為奇。他們一旦患病或需長期入住醫院或療養院,所涉費用極有可能是天文數字,你能繼承遺產的機會相當渺茫,所以絕對不能把父母的財產視作自己的退休儲備。

至於配偶,彼此都不宜視對方為退休後的唯一經濟支柱,這樣不但會增加對方的負擔,萬一其中一方先離世,更會造成同時失去摯愛和退休保障的雙重打擊。請謹記,每個人都必須自行為退休打算。

假如你沒有上述的錯誤觀念,恭喜你!你的退休策劃方向正確。不過,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些細節和聽取客觀中肯的意見,相信還是請教專業人士較為穩妥。

施博宏(Paul A. Smith)

宏利

個人理財產品業務部副總裁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