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1月24日

葉浩文 ETF

滬港通開通對香港ETF市場影響

去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資本巿場進一步開放,為投資者開拓新渠道參與兩地的股份買賣,同時亦為金融業界帶來禆益。「滬港通」開通剛好一周年,筆者藉此機會為讀者分析「滬港通」開通後對香港ETF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對投資A股ETF的影響。

A股ETF不能滿足回報目標

自「滬港通」開通後,投資於A股的ETF增加了5隻。而不計這5隻最近1年才上市的新ETF, A股相關的39隻ETF於「滬港通」開通後的1年內,平均成交額相比「滬港通」開通前1年增加了1.7倍。截至11月17日,上證綜合指數收報3605點,對比去年11月17日的2474點上升約46%。然而,該39隻A股ETF的管理總資產卻錄得41%跌幅,可見「滬港通」開通後,縱使A股的ETF產品數目及成交增加,卻出現了A股ETF走資情況。年內A股市場經歷大幅的調整,巿況波動,不少投資者的謹慎取態選擇離開中國股巿,亦影響A股ETF資金流出。但筆者卻認為「滬港通」對A股ETF資金流的影響不僅是市況波動。

筆者去年走訪不同國家,包括韓國、台灣、新加坡及泰國等,發現機構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的渠道跟以往不同。往日機構投資者多透過QFII或RQFII額度進入A股市場,而現在已經有一定比重使用「滬港通」。他們以往將較大部分資產配置在A股ETF,但現在已逐漸減少。反之,筆者了解到一些機構投資者已開始建立內部分析團隊,透過「滬港通」直接買賣A股,以期獲取比其他A 股投資較高的回報。而利用A股ETF來跑贏大市的績效已不能滿足回報目標。

滬港通未來會擴大買股範圍

「滬股通」在過去一年230個交易日,共使用約1210億元人民幣額度,佔3000億元的總額度約40%,為A股市場貢獻1.5萬億元人民幣成交額。雖然交投不算「火爆」,但曾經觸發額度用完的情況,「滬股通」現在的交易量亦符合兩地交易所之預期。「滬港通」未來肯定會擴大可買賣股票範圍、完善其機制,並將之複製於「深港通」。而「深港通」有望於未來一季開通,相信最終會納入交易中小板及創業板,「滬港通」﹑「深港通」相加能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帶來自由買賣所有A股的新機遇。兩地交易所開通是大趨勢,交易限制將會逐步放寬。屆時愈來愈多投資者可以自由在A股股海中尋寶,而傳統追蹤大市的A股ETF的吸引力便會大大下降,因為它們將不再是買賣A股市場的唯一途徑,跑贏大市的亮點亦不再吸引。「滬股通」成交低於巿場預期的主因,或多或少是投資者仍對兩地開通交易有所疑慮,相信時間會幫助釋除疑慮。日後,「滬股通」﹑「深港通」成交將會變得火熱,筆者預期只追蹤大市的傳統A股ETF的成交量增長速度將會放緩甚至萎縮。

互聯互通影響資金離開A股ETF

市況波動是資金離開A股ETF的其中一個原因,互聯互通的機制下能直接投資A股才是致命傷。投資A股的Smart Beta ETF有特定的選股機制,非以市值選股或定權重,有實力選出能跑贏大市的投資組合,因此在投資A股ETF吸引力下跌的情況下,仍受投資者青睞。現時以投資A股市場的Smart Beta ETF有2隻在港上巿,相信未來新成立的A股ETF將以Smart Beta 型式為主軸,始終投資者放眼於跑贏大市回報的投資產品。

葉浩文

惠理

ETF業務拓展高級副總裁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