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15日

葉浩文 ETF

解讀ETF「升唔足」原因

近日筆者在多個講座與投資者分享如何善用ETF在日趨波動的投資市場中進行部署。從觀眾的反應可見,本港投資者對ETF產品的興趣較數年前日漸濃厚。不過,經常買賣ETF的散戶(過半數是買賣A股ETF)對ETF的認知,尤其ETF運作及追蹤指數表現的了解,仍然非常皮毛,因此產生不少誤解。

其中一個筆者經常遇到的問題是:與國內股市相比,為何在港上市的A股ETF經常有「升唔足」的情況出現?是否發行商或莊家食價?

指數成分股不同表現各異

首先,投資者要明白ETF是一種追蹤指數回報的工具,因此不同的ETF會因為所追蹤的指數有別而表現各異。以在港上市的A股ETF為例,較多人認識的是追蹤富時A50指數、富時價值股份A股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A股ETF。上述指數雖然同樣追蹤A股市場,但成分股編制及權重比例卻不同。簡單而言,富時A50指數涵蓋滬深兩地市值及流通量最大的50隻股份(一般以大藍籌及金融股居多);富時價值股份A股指數涵蓋滬深兩地高息、優質兼低估值的50隻股份;而滬深300指數則涵蓋滬深兩地300隻市值最大的股份,因此覆蓋面較廣。

截至9月11日收市,上證指數於過去一個多月(自8月初)下跌約12.7%,而上述追蹤三項不同指數的A股ETF則表現各異。其中,追蹤A50指數的實物ETF及追蹤價值型A股指數的ETF下跌幅度相似,約10.5%;而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下跌幅度則較大,約12.3%。由於一般投資者及本地傳媒通常以上證指數作為內地股市表現指標,但其實上證指數涵蓋上海交易所上市的1156隻股份,成分股與富時A50指數、富時價值股份中國A股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截然不同,故此,在港上市的A股ETF與上證指數時常表現不一是可以理解。

宜參考資產淨值回報

另一方面,市場供求亦會令不同ETF的市價相對其資產淨值出現不同程度的折讓或溢價,因此有些A股ETF雖然追蹤同一指數,回報亦有所差異。筆者建議投資者在選擇ETF時,除了參考市場價格回報外,亦應考慮資產淨值回報,因為此數據可更準確地反映ETF追蹤指數的表現。

「指數換馬」也是另一個投資者關注的話題。傳統上,當主要指數成分股作出調整,被動地追蹤指數的基金(例如ETF)便需要按相應變動調整投資組合。因此,不少投資者會針對指數成分股的「新貴」或「新棄」進行部署。據筆者觀察所得,由於指數重整名單一般會在生效前一至兩周內公布,因此不少對沖基金會在指數調整前,根據名單先行入貨,目的就是希望先將價格「掃高」,並在調整日沽出,讓指數基金經理接貨。對ETF投資者而言,「指數換馬」對ETF市場價格的即時影響一般很小,但由於指數組合成分及權重會因「指數換馬」而改變,建議投資者應多加留意相關資訊,從而作出適當部署。

富時價值股指數本月調整

順帶一提,富時價值股份中國A股指數每年5月及9月進行兩次股份重整,而9月份的指數調整結果將於本周內公布。在最近的一次「指數換馬」中,該指數的50隻成分股中有24隻股份出現變動,變動之大在其他A股指數中實屬少見。

葉浩文

惠理

ETF業務拓展高級副總裁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