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18日

陳致強 宏觀分析

投資者應重投新興市場懷抱

最近筆者與德盛環球經濟及策略主管Stefan Hofrichter討論環球經濟及市場走勢,彼此均認為美國加息或會為當地股債市場帶來波動,相反,有量寬(QE)支持的歐日股市,以及價值低廉的新興市場,前景相信仍然正面。

今年以來成熟經濟體的國債價格進一步走高,股市亦一同上揚,當中,歐洲股市的升幅更是令人喜出望外,日本股市也遙遙領先美股及環球股市。與此同時,新興國家股市也有回暖跡象,表現追得上成熟國家股市。

但在強美元的環境下,若計入外滙的波動後,投資者或會發現,自去年夏天開始,歐洲、日本等地的股市表現並非想像中美好。未來股市將會怎樣走?會是成熟國家股市跑出,抑或新興國家股市較優勝?筆者嘗試以不同角度分析,尋找答案。

聯儲局調低加息幅度預期

經濟而言,筆者認為環球增長前景仍屬溫和。美國及歐洲料不會重蹈日本八十年代經濟崩潰的覆轍。首先,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國一直實行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寬鬆的幅度較當年日本更大,實行速度也更快。第二,是目前歐美企業的槓桿比率遠低於當年的日本企業,「去槓桿」的幅度較細,對經濟的打擊亦沒有那麼嚴重。第三,是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的樓市已有好轉跡象,而日本的樓市卻經歷了近20年的跌市。樓市基本面較佳,能幫助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以及令銀行系統加快復原。

歐美不會陷入日式的迷失10年或20年,卻不表示經濟前景是一片坦途,相對金融海嘯前的繁榮,如今的經濟增長仍然緩慢。歐美都不能再依靠強勁的出口貿易,與此同時,一度是全球經濟引擎的新興市場,則面對增長放緩、生產力減弱、私人企業負債過多的問題。近年不少國家都期望透過貨幣貶值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然而幣值是相對的,當所有國家都這樣做,自然難以跑出一個大贏家,在這種環境下,「損鄰政策」(beggar-thy-neighbor)並不可靠!

此外,歐美的投資活動(尤其是在科研R&D方面)仍然令人失望,即使企業坐擁大量現金,但未有將現金投入發展,原因何在?因為經濟仍然疲弱,而且監管日漸收緊,再加上政治環境不明朗,均令企業不敢大展鴻圖。而部分負債甚高的歐洲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仍然要奉行緊縮政策,更加打擊私人市場。

目前歐美的央行利率已減至接近零,正處於歷史低位,如此寬鬆的貨幣政策,相信有助刺激各類的資產價格,尤其是風險較高的資產如股票,因為股票在利率走低時往往有較好表現,但對於實體經濟的幫助有多大,尤其是一年期以上的投資活動,效果就成疑。

高頻數據及貨幣政策之改變,對於審視未來數季的資產價格非常重要。因此,聯儲局何時展開第一次的加息,就顯得舉足輕重。目前美國的勞動市場已接近全民就業,而且有初步跡象顯示工資或會上漲,因此,筆者認為美國甚有機會於今年夏天加息,為2006年以來的第一次。聯儲局FOMC的議息紀錄顯示,委員對於加息的步伐有趨謹慎的態度,預測2017年底的利率水平,較上一次的預測下調了60點子左右,這反映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或未如早前想像般理想。

聯儲局下調利率走勢預期的同時,市場亦有類似看法,令兩者的預期差距維持不變。投資者要注意,這種預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旦市場預計美國提早加息,對於美國國債肯定是打擊,尤其是短債更是首當其衝。但目前美國長債的估值一點也不低,其實同樣不算安全。

新興市場資產有支持

另一方面,投資者也要注意美國企業的投資級別債及高收益債的風險。過去6年以來,聯儲局及其他主要央行為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於是透過互惠基金及ETF等產品流入企業債券,而被視為流動性較高的ETF更是急速冒升,但與此同時,由於監管愈趨收緊,市場莊家的持貨量卻日益減少,一旦投資者在同一時間大量贖回這些企業債券──美國加息很可能是贖回的觸發點──企業債券的流動性很可能會快速乾涸。

股票也是一樣,歷史數據反映,股市往往於加息前後的數月間走勢偏軟。而且美股的估值並不便宜,部分股票更已略為昂貴,只會成為股市進一步上揚的絆腳石。更別說美元處於強勢,對部分出口及跨國企業而言是負面消息。

相反,若以Shiller PE計算,歐洲及日本股市的估值仍算合理。再加上歐、日央行仍在實行量化寬鬆(QE),利好股市表現。除非歐、日央行的貨幣政策有變,又或者日圓與歐羅兌美元的弱勢不再,否則歐日兩地的資產價格仍然有支持。

另一方面,日本的弱貨幣政策,明顯地也削弱了部分亞洲國家的出口,而在能源價格走低下,亞洲商品出口國也面對重大挑戰。整體而言新興市場的股市及外滙均走低,反而可以找到不少價值投資的機會。再加上不少新興國家的政府已在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對於以本地貨幣計價的資產價格也有支持。

中長線而言,筆者認為投資者應重投新興市場的懷抱,而對於美國資產就要小心一點。若投資者對於美國的加息步伐預期有變,都會為市場增添波動。

陳致強

安聯投資

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