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23日 專家評論

工業區改劃成住宅需審慎

在疫市下,工廈市場備受外資基金及本地投資者追捧,成為「跑出的馬仔」,於工商舖市場中表現稱冠,買賣中不乏整幢的大手成交。在活化工廈政策下,有工廈因應市場需求轉型成數據中心或新式商廈,兩者投資回報俱佳,若然將工廈重建成住宅又如何?依筆者看,雖然此有助增加房屋供應,惟住宅規劃影響深遠,政府應以城市的整體發展為準則,配以周詳土地評估,方能作出明智決定。

房屋短缺問題困擾香港多年,政府及社會團體絞盡腦汁增加房屋供應,最近有公務員合作社擬重建成2幢近600戶的住宅,惟供應量有限。近日跟朋友談到工廈發展,他指香港曾是工業王國,惟在經濟轉型下,不少工業區的使用率大減,而且這些地區的交通配套完善,因此可考慮發展成住宅。以筆者愚見,人人有屋住當然是好事,惟發展住宅屬民生大事,而不是循利益回報去看的商業決定。

將心比己,讓市民安居之地需具備完善的社區配套,除了交通網絡,亦需要綠化休憩地帶、醫療、校網、康樂等設施去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早年東涌及天水圍因區內配套欠佳、社區支援不足而備受劣評,天水圍更被冠上「圍城」之名,幸而於逐步規劃下蛻變成人口密集、配套愈趨成熟的住宅區,吸引私人發展商進駐發展,其中天水圍的Wetland Seasons Bay更是城中熱賣新盤。

然而,工業區本用作工業用途,由工廈改劃成商廈的限制較少,若要轉為住宅用途便需通過城規會訂立的交通、環境和景觀評估,整個流程動輒需時5年,因此發展商一般會捨難取易,選擇可於較短時間賺取利潤的方案。更何況,工業區的原先配套並不適宜發展住宅,雖偶有例外,例如元朗東頭工業區便通過周詳的計劃與評估,於近年轉型成住宅區,惟發展上需過五關斬六將,歷時多年方能成事。

俗語有云「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土地規劃跟隨經濟發展方向走,同時兩者亦相輔相成,墮後的土地政策會阻礙經濟發展,盼政府能為香港未來的發展訂下清晰方向,繼而落實長遠的周全的土地規劃,及早解決香港的房屋供應問題。

盧展豪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工商舖)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