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4月8日 專家評論

香港工業轉型與用地

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工業,尤其是輕工業,即紡織業、製衣業和玩具業等都非常蓬勃;同時也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但由於之後人力和土地等成本價格上漲,再加上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少廠家都陸續搬遷到內地,使現時香港昔日的傳統工業已經逐漸式微。

未來香港的工業會怎樣?在新時代及新思維的推動下,香港社會各界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成為國際科技創新產業中心。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提升香港整體創科優勢;同時,協助科研落地應用,幫助工商業各界持續優化發展。

香港有幾間全球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科研水平卓越;加上大灣區的規劃布局,未來可多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發揮協同效應,完善創科產業鏈。估計香港可以在四個創科領域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生物醫藥、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我們可以有政策配合,使大學及其他機構研發,再利用商界的經驗,使研究成果商業化,帶動創科產業達致可持續的規模。

我們的高水平科研基礎,可以支撐技術轉化為產業,但香港現在工業基礎不多,必須多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成功商業產品,從而令香港的科技創新更成功。創意科技產業是一條鏈,要有上中下游,要有工業支撐,人才之外,亦要土地。例如大疆無人機由科大學生研發,但需要更大的地方進行研究及產業化,最終由深圳政府提供土地成立研發中心。人才與資源衷誠合作,就能達至雙贏局面。而未來落成的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亦會協助解決香港空間缺乏的問題。

另外,香港可以鼓勵發展一些比較新穎的工業,例如創意工業,即是以創意作為經濟發展的一種產業。包括電影、設計、音樂等,而這種工業就會和文化商業和文化產業相關互相配合。雖然香港的創意工業規模相對於別的國家較為小,但香港卻是亞洲的創意中心。例如在香港進行拍攝及製作的港產動作電影和不少流行曲都受到不少人的稱讚。另外,建築廣告和設計方面香港亦擁有非常大的優勢。

雖然由於土地供應的問題,香港並不會作為一個工業生產地;但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再加上中西文化滙聚和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香港做一個吸引工業所需的人才和研究方面的聚集點,可以說是最適合不過。香港更可以協助大灣區內各個城市地區面向國際化,以便開拓更多國際市場。

要做到上面所述,是要有配合的土地政策,現在香港政府有些方向是做得不錯的,但可以更加進取一些。筆者簡單闡釋一下觀察與想法。

一、科技園:香港政府在科技園及發展香港創科優勢上的努力,是肯定的。政府向科技園公司撥款數百億元,興建基建設施,以及提供相關政策,加強對整體創科社群的支援措施,目前的成績可以。有些園區內的公司,已經受到國際認同。未來希望科技園能夠繼續幫助處於不同創業階段的初創企業持續發展;同時,強化香港科技園現有的增值服務,希望吸引更多人才和資金,建立強大、穩健的科技企業組合。

二、工業邨:現時香港有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為各類形的工業提供大量空間及土地資源。但工業邨的政策是早年設計,在目前科技主導的世界潮流下,顯得有點過時。筆者建議政府放寬工業邨的土地使用限制,使科創潛能可以更大發揮。

三、河套地區:位於香港落馬洲的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會是香港最大型的創新科技平台,亦是未來香港與深圳及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重點科創研究合作基地。將來會有香港、內地城市及海外的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河套區是會將香港的科研優勢,結合深圳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優勢,使得整個科創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更有效串連。

四、善用工廈:政府正考慮重啟工廈活化計劃,循不同方面研究,利便工業大廈轉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建議消防處以消防安全分析,向業界提供安全但比較容易實行的改裝意見,釋放更多有用的土地資源。筆者認為如果能夠加入一些鼓勵性的政策,誘導工廈向科技及創意工業發展,就更為理想。

在最新一年的賣地表中,一幅傳統用途的工業用地都沒有,這個沒有問題,但期望政府必須正視科創企業與現代創意工業所需要的空間資源,提供足夠配合的土地,以免嚴重窒礙發展。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