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力競用了一年時間讀完六卷共3600多頁的《二次大戰回憶錄》,希望可從中提煉出可供當代人參考的頂級西方政治家的經驗教訓。
本系列文章將會介紹二戰時期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的性格、領導風格和他的政治信念。鑑古知今,讀者可以從本系列文章中領會一位世界級領袖的政治智慧。
所有文章
黑格爾說過:經驗與歷史教訓我們,人們與政府從來不曾從歷史中學習過什麽教訓。 不論我們追求哪一種政治制度、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不論我們對於公義、自由有什麽想象,都必須從歷史中學習,尤其是別人失敗的經驗。 ...
不論是已經實行民主的台灣,還是正在爭取普選的香港,經歷過去一年的政治亂局,很值得總結反思,到底我們政治文化裏頭欠缺了什麽? 即使台灣已經有了全面普選產生的議會,但是朝野惡鬥,仍然發生了違反議會規則、繼 ...
自由世界政府對傳媒只能影響而不能操控,但何謂影響何謂操控?這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1940年6月法國投降,納粹空軍在法國沿海機場部署大批機隊,戈林元帥相信連綿不絕的空襲,將令英國民心士氣崩潰,英國的抵抗 ...
戰時元首外交不是在戰艦上就是在完全封鎖的軍事禁區舉行,不會事先張揚,事後的記者招待會都是經過精心佈置。反覆雕琢的共同宣言,用外交辭令隱去了討價還價的爭論,旨在向世界人民展示盟國團結一致,打敗德、義、日 ...
英國新聞自由紮根深厚,政客對傳媒各種嬉笑怒罵,素來只能一笑置之。不過所謂「自由」不是絕對,英、美政府從來不如我們想像那麼單純。戰時的新聞審查便是一例。 作為政壇老手,邱吉爾對報章事後孔明的批評早已見怪 ...
現代媒體是政治家與選民之間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要理解邱吉爾對民意的看法,不妨看看他與媒體的關係。事實上,他年輕時便在南非為《晨報》(Morning Post)當業餘戰地記者,更因被敵軍俘虜而一度成為戰 ...
「我堅持以普選為基礎的自由選舉,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民主的基礎。但是我對於假民主(swindle democracy)有完全不同的感覺——一種純粹因為自己是左翼便自封為民主的民主。要有各種各樣的人才能構 ...
邱吉爾與羅斯福的戰時通電顯示彼此理念相近,兩人的大度與眼光,超越個別部門以及軍事單位的山頭主義,除了在印度問題,以及戰爭後期的戰略方針外,大體是有共識的。這裡不妨介紹一段小故事,很能體會羅斯福的風範。 ...
要數二戰風流人物,自然少不了羅斯福;戰時衆多名人中,要數他與邱吉爾關係最密切。邱吉爾比總統大八年,一次大戰時兩人在倫敦碰過一面,當時羅斯福為助理海軍卿,給邱吉爾留下極佳印象。 羅斯福在1932年大蕭條 ...
戴高樂將軍與丘吉爾一樣性格堅毅,對於自己的政治信念、國家民族的利益,幾乎達到偏執的地步。兩個充滿熱情性格強硬的人自然難免衝突,戴高樂後來回憶道:當我正確的時候會發怒,邱吉爾卻是錯誤的時候會發怒,我們因 ...
酒窖
原價:HK$1558
會員價:HK$1388
訂戶價:HK$1388
書店
作者:《信報通識》編輯部
原價:HK$80
會員價:72
訂戶價:68
作者:《信報財經月刊》編輯部
原價:HK$45
會員價:45
訂戶價: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