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劫貧濟富 買樓致富時代已過
2020年2月7日

負利率政策史無前例,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金融學講座教授陳志武解釋,背後原因是金融化和央行壟斷貨幣發行。比較中美兩國,他認為中國較大機會推出負利率,因為中央干預市場絕不手軟,屆時老百姓的利益將會嚴重受損。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陳志武是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前教授(1999-2017),擅長借古鑑今,但「負利率」政策卻難以引用案例解說,因為這是近代才出現的新情況。

2009年7月,瑞典央行將隔夜存款利率下調至-0.25%,這是繼1970年代的瑞士後,全球再有國家實施負利率政策;2014年歐洲央行加入行列,影響範圍更廣;2016年蔓延到亞洲,日本央行也宣布對超額準備金實施負利率。

央行壟斷貨幣發行

他提醒,「負利率政策」是指名義利率為負數,包括中央銀行或商業銀行設定的存貸利息,與較常出現的實質負利率(即通脹率高於名義利率)不同。

前者之所以會出現,成因複雜,但離不開兩大背景。一、20世紀以來,全球化、電腦帶來的技術革命,使得各國的財富出現金融化、貨幣化的情況。以美國為例,1880年1美元的GDP只有2.2元的金融資產在美國社會流轉,到了1929、1930年上升到4.2元金融資產對1元GDP,2006、2007年相對比更上升到11倍。「這意味着,錢到處都是,錢愈來愈不值錢,這樣名義利率是不可能高的。」

二、1930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後,以大宗商品作為貨幣後盾的金本位時代告終,取而代之是法定貨幣,而央行就壟斷了貨幣的發行權。自此,控制貨幣和利率就成為了政府調控經濟的「王牌」。「如果日本政府不能夠干預貨幣的發行,也不能夠壟斷對日圓的發行權,那日本就很難出現今日負利率的現象。」基於全球經濟下行,而各國政府又有權力調控利率,他估計「負利率」將會成為常態。

短期與長期博弈

因擅長深入淺出講解金融理論,他的著作《金融的邏輯》曾獲得過23項最佳年度圖書獎。被問定存不賺錢反而虧錢,人們為什麼願意接受負利率?他解釋,這並不違背金融邏輯,因為一旦信用貨幣太多,放在家中既佔地方,又怕會被打劫,所以有人情願「倒貼」存錢到銀行,這就是金融學所講的便利成本(convenient yield)。

當然,這有兩個前提:第一,負利息不能太高,不然租保險櫃或者僱人看守財富更划算。因此,目前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全部不到-1%。第二,經濟增長動力低,賺錢機會少,投資風險高,錢無處可去,只有被迫儲起來。

他形容,負利率這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本質是「劫貧濟富」,把老百姓一部分的財富轉移給政府、銀行和不同企業,鼓勵大家借錢、花錢而非存錢,以激活經濟。短期內或會帶來一點「提振」效果,長遠卻會造成更多資產泡沫。歐洲經濟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受到重挫,經濟復甦緩慢,長期臨近通縮邊緣,故只好出此「下策」。

入手黃金、美元、保險

負利率、低利率成為全球趨勢,老百姓應該怎樣管理財富?陳志武建議入手三種投資產品:黃金、美元資產和保險。中美新冷戰持續,中東局勢波譎雲詭,英國仍處於「半脫鈎」,避險資產需求急升,資金一度湧入購買黃金,去年金價已累漲18%,最近更曾創出1600美元的7年高位。

過往黃金被看淡一線是因為無息派,但在低利率、負利率時代,這可能不再是缺點。「在地緣政治風險不斷上升的大世界格局背景之下,黃金是重要選擇。」

身為美股大好友的陳志武,在本刊多次訪問中,均強調美元資產最可靠。他認為,歐洲部分國家想以負利率政策刺激本國經濟,但人民卻把一部分的錢拿到美國投資,因為美元是信心保證。「美國本身有很多有利條件,例如美國公司的稅務負擔很輕,公司治理很好,再加上強調股東利益最大化,勞工法比日本、歐洲、中國都要自由很多,這對於外資進人美國提供了很多的吸引力。」

最後,保險類別的產品也值得考慮,醫療險、意外險可以對沖人生風險,而人壽掛鈎的半投資、半保險的產品,如有保證回報,「就算收益較低,也比單純把錢放在零利息的存款有吸引力。」

銀紙貶值,許多香港人相信投資磚頭最保值。憑自由港的優勢,港樓過去的確受到國內、國外資金垂青,不過,陳志武卻覺得,現在買樓致富的黃金時期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因為地緣政治變化等因素,亞太地區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使得香港樓市比較難再出現如2003年之後的快速增長。」

他補充,雖然部分內地有錢人、企業家仍會選擇來香港「避險」,但是數量不會太多,「內地很有錢的人更想去其他地方,不一定把香港看作首選。」而另一股新趨勢,是香港本地人移民到新加坡、台灣或者其他地方。權衡種種因素,他認為香港長住人口的總體數量,短期內未必有很大變化,住房需求未必會大幅上升。

——節錄自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