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紛亂引爆壓力 青年禪修救治心靈
2019年9月2日

相約於中大校園做訪問,原本希望一睹「青年五日禪」的重頭戲--托水缽。怎料天色一轉,烏雲愈積愈厚,很快傾盆而下的雨水灑落大地,中止了這場戶外活動。天氣變幻無常,人生又何嘗不是?

撰文:鄭雲風 本刊記者

青年五日禪由法鼓山香港道場與中大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舉合辦,今年已是第六屆,超過150人參加,專為18至35歲青年而設。(法鼓山香港道場提供)
青年五日禪由法鼓山香港道場與中大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舉合辦,今年已是第六屆,超過150人參加,專為18至35歲青年而設。(法鼓山香港道場提供)

正如一宗台灣殺人案,短短半年升級成香港回歸以來最大的「完美風暴」,法鼓山香港道場法青組副組長Jeff淡然道:「世間事,很多時不是我們能控制,期望有落差帶來痛苦。內心有情緒,解決不到問題;唯有先照顧內心,才可用合適方法回應」。

若將「無常」比喻成變幻莫測的風暴,堅強的內心便是穩固的避難所。「處理好自己情緒,所做的反應就不是reaction,而是response。」Jeff說,客觀地看大局,可作更適當和有效的回應。

「如果不了解自己內心,如何探索情緒?但我們不懂得,因為不習慣向內尋找自己。」Jeff慨嘆,現今教育制度不鼓勵青少年探索內心,社會出路單一,結果莘莘學子疲於奔命,只為追求成績,滿足社會和家長期望。

2017年中大一項調查發現,中學生的「擇業困難評估」平均分是4.89(9分最高),相比南韓、中國等國家高;當中只有近兩成受訪者清晰知道對那些學科及職業有興趣。中大教育學院院長梁湘明指,選擇困難是因為中學生自我認識不足。

拚命追趕學業成績亦增添沉重壓力。去年9月青協發表調查,近3000位受訪的大專及中學生當中,約15%有輕度至嚴重的焦慮傾向。最主要擔憂的是「要應付測驗/考試」、「成績未如理想」,以及「休息時間減少」,大多數與學業有關。另外,近四成人不開心時,選擇「藏在心中,扮無事」,反映年輕人對情緒有誤解,以為用時間可沖淡,而沒有積極解決。

學員會參加各種禪藝活動,如茶禪、行禪、繪圖。(法鼓山香港道場提供)
學員會參加各種禪藝活動,如茶禪、行禪、繪圖。(法鼓山香港道場提供)

經濟動物 賺錢為上

曾有人比喻香港人為經濟動物,意指「搵錢至上」的生活態度,Jeff曾是其中一分子。他自小家境不好,生活捉襟見肘,「爸爸是建築工人,好努力搵錢,但不足以養家」。大學時他選擇修讀會計,想改善家人生活,笑說:「香港教育制度下訓練的人,特別是讀business,都不清楚為何讀這科,一般為了工作穩定,搵多啲錢」。

畢業後,他如願以償成為會計師,但坦言並不了解自己內心的真正需要,唯有用「外在的事證明自己」,例如職業、社會地位等等。本來這應該是一個少年力爭上遊的勵志故事,「無常」卻突然來訪。

讀大學期間,長期病患的父親往生;四年前母親亦不幸離世。他頓覺當初讀會計的初衷已不再適用,「諗住有穩定收入養活家人,點知現在已經不需要,人生意義是什麼?」一直以來,他都用身外物證明自己,發現並不長久,「賺幾多的金錢,內心都不滿足」。

感覺生活乏味,Jeff發現身邊不少朋友都以各種方法逃避問題,例如工作時責罵同事發洩情緒,或者不停轉行轉工。除非到最後一刻壓力爆煲,通常都不會主動求助,避免標籤成有病,「很多人解決不到問題,因為不清楚痛苦來源」。

今年2月,香港心理衞生會最新調查指出,全港抑鬱指數見新高,平均分由2012年的4.69,升至去年的5.52;18至24歲受訪者情況最嚴重,平均達6.2分。根據評估,分數達「10-14」屬於「中度抑鬱」,需要關注。至少一成受訪者幾乎每日做事缺乏興趣或樂趣,但超過一半人不會找專業人士協助。

雙親離世後,他開始閱讀宗教、心靈書籍,尋找更深層的人生意義,「社會提供很多即食的答案,例如做business可以搵到錢,好似沒有經過思考,就當成是我們自己需要。」2015年,他初次參加青年五日禪,認識禪修,學習認識自己的內心。

修習禪修有何幫助?Jeff再次以「無常」的概念解釋。「我控制不到別人做什麼,但禪修令我有空間去看清楚問題核心,同時知道內心能夠自行處理情緒」。如今,他已經由「Big4」轉為自由工作者,同時就讀佛學輔導碩士,希望未來分享覺知內心的方法,助人回應痛苦。

感到痛苦時,Jeff會先探索內心情緒,而非指責他人。(何澤攝)
感到痛苦時,Jeff會先探索內心情緒,而非指責他人。(何澤攝)

武裝心靈 未雨綢繆

曾參與第一屆青年五日禪,如今是法青組組長的Tammy表示,參加者主要有三類。第一,了解及體驗禪修;第二,減輕壓力,平靜內心;第三,尋找人生意義,「今年主題是遇見自己,普遍都市人很容易忘記自我」。

於五天營期,參加者將全程沒收電子用品,與外界「斷捨離」,需要食不言、寢不語,全心全意專注當下。她解釋,現時年輕人身心散亂,經常一心二用,忽略「自己才是快樂的最大源頭,跟隨內心而行,才不會身心分離。」曾有參加者於總結時高興地說:「我成功戒(手機)毒了!」Tammy認為,年輕人「可塑性」強,只需要一個啟發機會。

「無常隨時來,期望落差常有。因此要持續修行,管好自己內心。」Tammy把手舉至眼眉說:「莫非水浸到這裏才學游水?」曾經,她仕途順利,備受萬千寵愛,本以為一帆風順,直至關係親密的爺爺高齡去世,才體會到有無力感是必經階段,唯一可做的是武裝自己的內心,「誰人永遠沒有挫敗?分別是用什麼方法面對」。

聖嚴法師曾說:「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要踏實現在。」Tammy補充,煩惱的源頭,往往來自對過去的悔恨、未來的猜測,唯有專注當下,冷靜面對衝擊,才能成為「心的主人」,「當下作好決定,未來才不會太多憂慮。佛教沒有即食答案,需要時間修行」。

——節錄自九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