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闆:跟國策才能生存
2019年4月14日

四十是一個男人重要的關口,有人不惑,有人躁動。

「萬一成了呢?」馬雲這句話,不斷在41歲的梁軼腦中翻滾。

2014年,他作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從央企辭職,成為民企老闆。實體經濟環境惡劣,他深刻體會到民營企業的三大痛點:高稅率、官僚主義、融資難。憑「緊跟國策」,他最終闖出新天。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辭職前,梁軼在中國最大規模的發電廠當廠長,放棄這個「金飯碗」的,他是整個集團的第一人。

他對記者說:「央企的要求是程序,而不是成果。現在我有一些事情想做,我想要的是結果。我不想到老了以後有遺憾!」他希望,能夠改造落後的中國電廠,使其跟得上國際水平。

塞壬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由梁軼的太太李翕含2008年於北京成立,現在夫婦兩人共同管理,主要經營電廠智能化系統的研發與銷售。

梁軼原本以為這盤生意不難做。第一,他在國營電廠工作了十六年,塞壬能提供度身訂造的服務。第二,他與電廠高層(他以前的老闆)關係不俗,比起同行,優勢明顯。誰料,他一起步就碰壁。

「小梁,你這是好東西,但是我沒錢呀。」2014年的時候,當他向電廠推銷服務時,幾乎所有人都拒絕了。他說:「他們覺得智能化不是必需品,而且難以直接折算成經濟效益,報不上去。」

墊資墊斷「資金鏈」

掙扎求存中,他深刻體會到民營公司的三大痛點。第一,是賦稅負擔沉重,成本攀升。世界銀行2017年公布,中國的總稅率為67.3%,全球第12高,遠超英(30.7%)美(43.8%)兩大發達國家,以及挪威(37.5%)、瑞士(35.2%)等福利國家。當中,八成稅項由企業以增值稅和公司所得稅承擔。

資金鏈斷裂困擾民企,「B2C(Business to Customer)公司燒錢燒斷,B2B(Business to Business)公司墊資墊斷。」梁軼和李翕含的公司屬於B2B,特點是未收錢,先墊支。「合同一簽,客人頂多給你一成預付款,項目完成才收到餘額。設備、材料、人工等,都要自己墊支。」

增值稅無疑雪上加霜。「對於電力行業來說,增值稅是需要提前開票抵扣的,意味着當你還沒拿到一分錢,就要先交17%的稅(即將降為13%),財政壓力就更大。」

中國勞力早已不廉價,五險一金高過全球。「近年人力成本非常高,特別是在北上廣深,像我們做高科技的,工資更高。」塞壬董事長李翕含表示。

兩「辣招」逆向加稅

廣東奧大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健是中國稅務專家,客人中不乏民企。據他了解,近五年來,民企經營很困難,因為「人工成本上升、土地價格虛高,房地產資源集中,實體經濟惡劣。」

他說,中央雖然不斷推出減稅政策,但是名義減稅,實質加稅。2018年,隨着「金稅三期」這個進階稅務系統出台,漏稅、逃稅無所遁形。「第一,以前公司不用開發票,現在要開,收入不能不報。第二,以前系統只能監測到發票的金額,內容不知道,現在都要監管。」他有很多客戶因此要補稅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打擊沉重。

同期還有另一「辣招」:規定社保由稅務局徵稅,不再由企業、銀行和社保局三方協議,民企無法「報細數」。2018上半年,政府稅收增加了632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約三分之一直接來自企業。

「如果合法合規能夠生存,其實大家是願意接受監管的,但現在實質稅率太高了,再不降,中小企業就活不下去了。」張健說。

尋租防不勝防

早前,54歲的上海民營企業老闆陳天庸,在網上寫了一篇題為《我為什麼離開中國》文章,引起熱烈討論。他在文章中總結民企老闆的外部困難:「約20%來自重稅,20%來自干預用工自由的勞動法與社保負擔,還有60%左右,來自於官員以檢查、整頓、罰款、責令整改、環評標準過高、強制限產、責令停業、拆違、趕人、限制經營範圍、限制外來人口子女入學、購房等等各種限制與折騰帶來的麻煩。⋯⋯隨心所欲的權力之手干預企業經營,以及以執法為名的尋租滋事,如蒼蠅防不勝防,最令企業經營者心力交瘁。

——節錄自四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