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非贏硬 政府執行力成疑
2018年12月7日

民意反對填海,最大原因就是不信政府。當年高鐵報告講到點好點好,結果超支延誤兼「一地兩檢」,公眾最後發現被政府誤導了。我們一直強調要等計劃具體細節公布後才作評論,正是源於我們跟其他市民一樣對政府投資基建的執行能力信心不夠。

撰文:徐家健 梁天卓 曾國平 

徐:三個臭皮匠,勝過三十八個經濟學者。

曾:你想說我們三個,勝過聯署支持「明日大嶼」的那三十八個經濟學者?

徐:我其實只是跟他們開開玩笑。宋恩榮和王于漸教授兩位聯署起草負責人,都是認識的前輩。我相信今次他們站出來純粹出於關心香港,希望以經濟學者的專業知識探討「明日大嶼」計劃是否物有所值。

梁:我曾與宋恩榮教授共事,亦同意經濟學者以成本效益去分析計劃是否物有所值。

徐:先旨聲明,我們三個臭皮匠今次沒有參與聯署,並不代表我們反對計劃。然而,在未有官方發表的具體計劃內容前,說支持亦不知從何說起。

曾:你的邏輯,不就是暗示那38位經濟學者立場先行?

徐:不一定,這問題有點複雜。我不認為幾位前輩是立場先行,只是就一些成本效益分析背後的假設,幾位前輩與我看法有點不一樣。讓我先來個結論先行:我認為「明日大嶼」只有執行得好的話,才可以做到物有所值。否則,政府會把原本物有所值的好事變成物非所值的壞事。

梁:我同意。這次就跟大家討論一下不是立場先行的「明日大嶼」成本效益分析。

38學者:填海比收回農地便宜

曾:聯署的立場是填海會比收回棕地農地更便宜。「按發展局的初步估計,人工島填海的成本每方呎為1300至1500元(已包括海砂漲價的影響)。另一方面,如果政府要收回新界的棕地或農地以作新市鎮發展用途,按政府最新的收購價,每方呎最高達1350元。根據慣常做法,政府還需要為農作物和其他損失多付25%的補貼,即近1700元,比填海的成本更高。」

徐:民意反對填海,最大原因就是不信政府。當年高鐵報告講到點好點好,結果超支延誤兼「一地兩檢」,公眾最後發現被政府誤導了。

曾:對,填海牽涉的基建開支就更加模糊,聯署只提到「人工島位置適中」,暗示開支會比其他選項低。有關填海成本,我們知道的實在太少,很難作判斷。

梁:成本可能會超支,效益的估計會比較可信吧?聯署對填海的收入比較樂觀:「按政府最新的資料,第一階段1000公頃的交椅洲填海,將提供400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等同中環八成,按每呎樓面地價九千元的保守估計(只是啟德地價七成),商業土地收入約3600億。兩階段合共1700公頃的填海,最多興建40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七三比,即興建12萬個私人住宅及28萬個公營住宅。保守估計每個私人住宅土地收入約四百萬(比現存售價低),12萬個私人住宅的土地收入約4800億。以上兩個項目的賣地收入為8400億,還未計算第二階段喜靈洲填海的商業用地的賣地收入及島上可創34萬個職位計衍生的稅收及經濟收益,財政收入肯定十分可觀!」

曾:作為經濟學者,我奇怪計法沒有提及供求定律。若果計劃如期推行,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都大大增加,甚至追過需求增長的話,地價就會下降。其實所謂以供應解決土地問題,目的正是透過增加供應降低樓價,其中地價必定下降,問題是地價會下降多少。商業用地9000元一呎和私人住宅400萬一個,背後對兩種用地的需求和供應(及其彈性)有什麼假設?

梁:若果增加供應「空前成功」(又或遇上1997翻版),填海又遇上超支,政府收入不夠交數,政府會如何面對財政問題?聯署對此同樣樂觀:「以香港政府的財力,應付計劃可說是綽綽有餘,就算出現一定超支,也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保持香港公共財政的穩健」。這令我想起多年前有不少經濟學者支持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其中對香港未來政府收支非常悲觀,建議政府要謹慎理財。時而悲觀時而樂觀,難道填海真的如其中一位聯署學者所說,是「無可能輸」的絕佳投資?

38學者單憑願景下結論

徐:據我所知,38學者當中不是個個同意「無可能輸」的說法。我對聯署聲明的理解是,他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情況下,「明日大嶼」的效益都遠比成本高,因此不用等到細節公布,單憑願景便可斷定計劃物有所值。曾:細節,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是不重要的。我認為我們與38學者的主要分歧,在於對政府執行計劃的能力的假設。

梁:38學者似乎對政府的執行能力十分有信心。

徐:我們一直強調要等計劃具體細節公布後才作評論,正是源於我們跟其他市民一樣對政府投資基建的執行能力信心不夠,因此我對「明日大嶼」的成本(效益)不敢相低估(高估)。

曾:我們就是認為計劃執行不好的話,投資有可能輸。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