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月報指出,未來幾個月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可能放緩,因偏暖的天氣削弱消費,或將使明年上半年油市恢復供過於求。同時,IEA調低今明兩年石油需求各每日10萬桶,分別降至每日150萬桶和每日130萬桶。
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尼日利亞和伊拉克等國時常發生供應中斷,自2015年以來,首次將石油價格推高至每桶60美元以上,同時全球庫存下降,促使許多市場觀察人士提高油價預測。
IEA表示,憑上述情況認為油市已經找到「新常態」,可接受的底線可能已經從每桶50美元提高至每桶60美元,是一個誘人的觀點,它假設供應中斷將繼續,而且中東緊張局勢不會緩解。
但IEA稱,如果這些問題確實是暫時性的,那麼重新審視基本面就會證實該組織上月表達的觀點,即2018年的油市平衡並不像有些人想像般緊張,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新常態」。
IEA表示,假設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產量保持當前水平,石油市場將在明年首季面臨艱巨挑戰,屆時供應預計將比需求多出每日60萬桶,而次季供應過剩程度有所下降,料達每日20萬桶。
IEA預計,今年非OPEC原油供應增長每日70萬桶至每日5810萬桶,明年增長每日140萬桶至每日5950萬桶;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每日9770萬桶,明年為每日9890萬桶。
報告又指,10月份,全球原油供應增長每日10萬桶至每日9750萬桶,較去年同期每日減少47萬桶;非OPEC原油供給按月每日增加20.5萬桶至每日5805萬桶,按年增加22.5萬桶。第三季全球原油及油品庫存每日減少6300萬桶,為2014年以來第二次錄得季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