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14日 香港財經

證監引數據跡象提示建築業屬啤殻高危

證監會企業融資部執行董事何賢通引述數據稱,2013至2016年間,共61家新股來自建築業,其中30%截至去年底已轉換控股權,有跡象提示建築行業屬啤殻高危。何又稱,若把關不力,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很容易成為啤殻溫床。

同場出席證監會監管論壇小組討論的港交所(00388)上市主管戴林瀚回應稱,市場失當行為只佔少數,他亦歡迎證監會前置式監管,然而他關注過度監管的風險與監管不足不相伯仲,若扼殺真實營商需要,香港競爭力將被削弱。戴又補充,新股申請實行雙重存檔制,證監會同樣有權決定。

戴林瀚續指,該三成迅速轉手的建築股,數字上只有17家,其中7家提出全面收購、9家公司的新主是從公開市場吸納股份,提醒數字背後有更多故事。

小組主持、證監會非執行董事高育賢又提出,聯交所2016年發出的指引信點明的「啤殻七宗罪」猶如名存實亡,隨後有不少具殻股特徵的公司仍可上市。

戴林瀚認為,指引信已減少啤殻,以他了解,保薦人主動推卻不少具殻股特徵的新股保薦生意,而且所謂啤殻操作已變得複雜,時間攤長,難以即時檢視,監管者難以估計企業下一步盤算。即使設下其他殻股標準,例如若上市費用佔集資額七成以上、輕資產,甚至如同場的股評人David Webb建議,將每宗非常大宗收購都當作新上市申請,以杜絕借殻上市,都會帶來寒蟬效應。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