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6日 時事脈搏 港聞

【施政報告】建設北部都會區 容納250萬人居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一如以往,市場重點關注報告中的房屋及土地政策。

據估算顯示,香港由2019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約為3000公頃,故《施政報告》中有一系列措施均是為增加未來土地供應,其中政府提出將香港北部建設為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並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在北部都會區內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可提供達18.6萬個住宅單位。

連同元朗區和北區現有的39萬個住宅單位,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連接北部都會區的運輸系統將以鐵路為主,其中建議的鐵路項目包括興建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以及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另外,土地供應對北部都會區的創科發展非常重要,《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鄉郊土地及魚塘,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以構建新田科技城。

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是具規模的城市空間,將成為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

她稱,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要令都會區達致職住平衡,土地供應非常關鍵。

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將與支撐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港都會區互補;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林鄭強調,這兩個都會區將並駕齊驅,互相輝映,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除了發展北部都會區外,《施政報告》亦提出審視在屯門龍鼓灘、馬料水填海等,亦會放寬「祖堂地」發展,以增加本港未來土地供應。

林鄭在宣讀《施政報告》時直言:「讓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首要目標。」並透露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在未來10年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需求。她又提到,有見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原址重建有潛力供應更多單位,會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這兩個舊屋邨。

為紓緩未能「上樓」家庭的境況,現屆政府推出過渡性房屋。林鄭稱,運房局已覓得足夠土地提供原先承諾目標的1.5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她建議將整體供應在未來幾年增至2萬個。

另外,《施政報告》在提升政府管治效能方面亦着墨不少,建議現屆政府準備重組政府架構的方案,供下屆政府考慮執行,以提升施政成效;按「能者居之」的原則檢視公務員高層職位的選拔聘任機制;加強政府與立法會的關係;以及提升政府訊息發放和對外解說能力。

政府架構重組方向包括: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分拆運輸及房屋局,讓這兩大政策範疇可獲得更專注的高層領導;擴大創新及科技局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及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等。

在社福方面,《施政報告》提到會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支援;同時會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下的「對沖」安排。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