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12日 時事脈搏

【信報短評】鼓勵市民打疫苗 經濟誘因不可缺

歐美早已開始為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期望盡快把疫情壓下去,可惜進度遠遠落後於預期;本港訂購的疫苗即將到貨,市民對打新冠防疫針的積極性,隨時比外國更低。中大醫學院在去年7至8月曾進行民調,結果於今日公布,發現整體只有37.3%受訪者願意接種新冠疫苗,不但遠低於其他國家的60%至90%比率,與達至群體免疫所須的60%至70%普及率亦有一段距離。

如何鼓勵市港盡快接種,顯然是港府將要面對的艱巨挑戰,在講道理之餘,提供經濟誘因是方法之一,惟特首林鄭月娥今天斬釘截鐵地說,除了免費之外,不會提供金錢誘因。然而,就算需用上經濟誘因,亦不一定要由政府出錢,這麼快便關上大門,不願多動腦筋轉轉彎,實屬不智。

中大醫學院指出,即使接種意願最高的65歲以上群組,比率亦僅得47.6%;在35至44歲組別,比率降至28.2%;25至34歲的受訪者,願意打針的更只有24.4%。中大學者建議,應針對不同組別市民抗拒疫苗的原因,對症下藥吸引他們接種,方法包括詳細解釋疫苗成效,以及由政府官員帶頭注射等。

從科學角度來看,去年7至8月做民調時,疫苗還未面世,大家都未清楚效果,而現時多國已開始使用,保護率得到臨床數據支持,理應更容易說服市民。歸根究柢,離不開信心、方便和誘因3項因素。因此,中大學者建議,港府應在疫苗的性質、產地及副作用等各方面多作解說,定期發放最新資訊,讓市民釋疑。基於接種意願較低一群多屬25至44歲,相信以在職人士居多,可向他們發出接種證明書,方便在上班時間去打針。

對於是否以提供補貼作誘因,學者提醒或有反效果,可能會被誤解為高危、不適及麻煩,才要金錢補償。其實,從外國和內地經驗可知,疫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安全;前往接種是否很麻煩,則端視整個流程,從開始預約到接種中心選址是否方便,市民會否願意花時間,似乎都超出了科學範疇,屬於機會成本問題。因此,屬高危群組或工作上所需的,反應相信會較積極;至於那些認為打疫苗可有可無,到最後才會考慮的一群,適宜以經濟誘因吸引他們。畢竟,若未能跨越群體免疫門檻,一切便前功盡廢。

港人向來喜歡外遊,過去一年哪裏都去不得,心情十分不爽,所以其中一個經濟誘因可考慮「疫苗護照」,與內地及外國合作,讓持接種證明者可到當地旅行或公幹。現時航空業和多個科企正研發名為「CommonPass」的程式,丹麥也開發一款電子「疫苗護照」冀上半年推出,作為出遊憑證。事實上,港府將推出的「電子針卡」,看來亦可發展出相似功能,若能夠與日、韓、泰、台等港人旅遊熱點建立機制,說不定成為人們接種疫苗的強勁推動力。不過,觀乎林鄭今天對類似構思的反應之平淡,似乎連考慮也不會!

「疫苗護照」與一直未能啟動的港星「旅遊氣泡」有異曲同工之處,關鍵是看各地疫情而定,未必可短時間內實現。所以,其他經濟誘因還是不可缺,最能立竿見影的必定是派錢,實際卻不一定要動用公帑。港府可與商界合作,為接種疫苗的市民提供消費優惠,乘機刺激經濟;又可鼓勵商業機構自行搞活動,例如保險公司為已接種疫苗客戶安排大抽獎,試想想,若客戶身體健康,索償機會自然降低,不是一家便宜兩家着嗎?

港府已明言不會強制市民打針,可是,若未出現群體免疫,疫苗便不能發揮預期效用,要吸引市民接種,不應如鐵板一塊,得多想辦法,嘗試破格又有何不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