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5日

【信報月刊】馬家輝:書寫香港 但香港已死

文學與現實世界,有時候互相交雜。2016年,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馬家輝,寫下人生首部小說《龍頭鳳尾》,從會黨秘辛談到同性戀;事隔四年,續集《鴛鴦六七四》,在亂世中橫空出世,從抗日談到六七暴動。馬家輝筆下的「香港」,記錄了昔日賴以成功的關鍵--曖昧空間與社會公道,對照當前環境,小說恍如黑色幽默!—本刊特約記者許創彥、本刊記者李潤茵

《國安法》殺到,大家都說香港面臨第二次前途危機。可是,在馬家輝看來,香港前途的不確定,早於八十年代香港前途談判時已出現過好多遍。那種「惶恐、焦慮,隨時要走」的狀態,跟香港歷史如影隨形,「是生活在香港的悲哀」。

翻開歷史書: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人擔心日軍什麼時候南下;四十年代,擔心解放軍什麼時候下來;五十年代之後,擔心英國人什麼時候將香港踢回中國……「除了一小眾嚮往新中國的人,從來沒有人相信明天會更好」。

但正因為不確定,昔日香港才孕育出一個獨特的狀態:曖昧。國與國,黑與白,從不涇渭分明,大家自由遊走,在亂世中各師各法生存。正如馬家輝筆下的堂口老大陸南才,表面上幫中國國民政府做事,但背後靠跟英國人合作而壯大,甚至幫過日本人辦事,「大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沒人會逼你表態,問你愛不愛國,抗戰時也不會」。

這豈不是漢奸所為?馬家輝說,香港本來就是「滿街都是『漢奸』」:「從最嚴格的角度來看,97年後上台的高官,個個都幫過英國人做事,有邊個唔係『漢奸』?今時今日德高望重親中人士曾經跟北京講數,問可不可以不收回香港,是否『漢奸』?香港本來就是一個這樣的社會,亦是香港一直具活力的地方。」少教條,少紅線,多靈活,「這種曖昧是我在香港最享受,也最珍惜的東西」。

李敖的教誨

然而,曖昧現在打破了;以往的「漢奸」「迷途知返」了,如今開口閉口心繫祖國起來,中間有什麼原因?是真心愛,還是利益盤算?

答案從不純粹。「記住,人的動機有好多種,有些是你知的,有些是你不知的,有些是你知道但不敢承認,有些是你知道但不肯承認。」馬家輝說,這句話是他20歲時,他偶像、已故台灣著名作家李敖叮囑他的。

原文請閱8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