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28日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成立十周年 推動香港邁向綠色建築新里程

香港綠色建築十年來發展迅速,不但越來越多發展商興建環保建築物,更有不少政府建築物加入綠色建築設計,一切有賴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多年來的大力推動。適逢議會踏入十周年,我們特別專訪了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先生,回顧十年來如何提高各界對綠色建築的關注。

2009年議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連繫公眾、業界及政府,提高各界對綠色建築的關注和認識,並針對香港位處亞熱帶的高樓密集都會建築環境,制訂各種可行策略,從而帶領香港成為全球綠色建築的典範。張孝威先生指出,綠色建築所牽涉到的範疇十分廣泛,「最主要是業界及用家兩方面,業界泛指的是有份參與建築的發展商、承建商、設計師等,他們不單要在施工及設計時考慮建築的可持續性,就連採用的建築材料本身也要作出考量。除了要看所用的是否環保物料,也要看生產過程會否排出大量污染物,更要考慮運輸物料過程的碳排放。用家方面,則是指建築物使用者,他們如何得知建築物於設計及施工時,加入了可持續元素,並從而實踐綠色生活及節省能源,這些都是議會希望推廣及鼓勵的事情。」

推出為香港而設的綠建環評

為了有一套獨立評審方法去展示及比較香港建築物的環保表現,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於成立之初,一直努力研究世界各地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當時本地沿用的是1996年訂立的香港建築環境評估法(HK-BEAM),經過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與建築環保評估協會一起商討並更新標準後,終在2010年推出綠建環評(BEAM Plus)評估工具。張孝威先生表示,「綠建環評有兩大特點,首先香港氣候與歐美國家截然不同,對綠色建築的要求也不同,而綠建環評就是為香港而設的一套設計、施工及營運準則;另一方面,制訂綠建環評時議會希望具備知識型基礎,因此整套評審機制均從專業角度考量,而亦會因應國際上應對氣候的最新措施,例如《巴黎協議》訂下的全球氣溫升幅目標,視乎情況調整綠建環評的內容,務求能與時並進。」

綠建環評推出至今,目前已有超過1500幢新建樓宇獲得認證,並有過半數私人發展項目已參與綠建環評評估,總綠化面積更達至100萬平方米,成績令人鼓舞,不過張孝威先生認為挑戰依然存在,「香港約有42000幢既有樓宇,要令這些樓宇達到節約能源的目標,挑戰很大,我們也因此為既有樓宇製訂了另一套綠建環評準則,由管理、營運、維修保養及改善著手,希望能進一步改善樓宇的能源效益。」

推動業界達成節能目標

香港九成建築物為既有建築,因此改善既有建築物的能源效益是為香港對抗氣候變化的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張孝威先生表示,「議會積極透過ACT-Shop計劃,推動既有建築採用以知識為本的能源管理措施,並為樓宇進行重新校驗。我們更會舉辦工作坊,為參與機構提出調控能源使用的可行方法,例如已使用十年八載的電梯及冷氣機,如果更換可以節省不少電費,就算不更換,也可以透過調校使用方式來節約能源。同時間我們亦設立香港綠建商舖聯盟,組織業主、管理團隊及商舖,落力推動他們於日常營運使用減排減碳的方式,一同建立涵蓋環保理念的營商環境。」

於制訂政策方面,議會亦一直與政府緊密合作,例如向發展局建議進行新建樓宇審批時,如何將環保元素注入樓宇設計,也會與環保局磋商香港減少用電的政策目標,並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商討長遠減少排碳的諮詢工作,從多方面推動及倡議政府於綠色建築的工作。

另一方面,議會亦出版多本綠建指南,為業界訂立綠色建築的標準,協助社會各界在建築環境中加入環保設計。由2012至2018年間,香港已有約4千名綠建從業員取得綠建專才、綠建通才等計劃的資格,透過參與綠建環評項目工作,支持綠色建築發展。

國際交流汲取經驗

聯繫業界、公眾及政府外,張孝威先生表示,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亦落力參與全球的綠色建築活動,「我們2012年成為了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WorldGBC)的會員,更於2015年成功爭取他們於香港舉辦全球大會。同時積極參與可持續建築環境(SBE)會議系列,並獲得2017年度的主辦權,令我們與國際綠色建築潮流接軌。其中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有一個導師(mentor)制度,鼓勵會員之間交流學習,我們曾成為匈牙利的導師,他們從我們身上學到設立綠建環評的重要性,而我們也參考了他們將歷史建築變綠色建築的案例,協助香港日後保育歷史建築。」

談到未來發展,張孝威先生表示主力做好兩方面,「一是綠建環評雖然已發展成熟,不過對於特定類型的建築物如學校及數據中心來說,目前還未有適用的一套評審準則,未來還需多為特定建築製訂專用指引。另一方面,隨着大灣區合作漸見頻繁,議會也正與上海、北京及廣州的大學合作,從技術層面思考如何可以為大灣區的既有樓宇提升能源效益,並考慮生產綠色建築材料的可行性,從而減少運輸材料過程中的碳排放。」

(資料由客戶提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