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8日

【信報月刊】禁書作家閻連科:自我審查更可怕

中國著名作家閻連科雖說在國內外屢獲文學獎項,卻在中國內地的文壇處於某種被邊緣化的位置。他的不少小說作品,比如《四書》和《丁莊夢》等,因為涉及敏感政治題材或包含大量露骨性愛描寫,要麼無法在內地出版,要麼在出版之後迅速被禁。--特約記者李夢

不久前,閻連科來香港,領取香港浸會大學頒發的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頒獎禮的翌日清早,筆者在浸大附近的九龍仔公園見到他。這位現年58歲的中國作家告訴筆者,他在2011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四書》儘管獲得今年國際布克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提名並最終入圍短名單(short list),卻因為以敏感的六十年代中國大饑荒為題材,至今無法在內地出版。

「哪怕是我的那些曾經在內地出版過的長篇小說,如今再版,恐怕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閻連科說,初初進入21世紀的前五年,對他而言是寫作上相對比較少限制的一段時間。最近二三年,內地的言論自由空間正在收窄。

「不但我感覺到了,十三億中國人都能感覺到。」

用狂歡式筆法寫文革

在中國當代文壇,特別是生於1950及1960年代的作家筆下,文革從來是被反覆描摹且頻繁講述的題目。有人從下鄉接受再教育的城市「知青」角度審視這場革命,有人將運動鬥爭中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學者與文人的經歷鋪陳開來,而閻連科卻偏偏安排革命鬥爭中的「革命者」充當主角。而且,與大多數以文革為題材的作品通常以沉暗陰鬱的筆調寫成不同,閻連科的《堅硬如水》採用了一種調侃兼具狂歡式的寫作方法。

「我一直對所謂的『紅色語言』着迷。」閻連科說。在《堅硬如水》中,作家大量引用《毛澤東語錄》中的章節,且頻繁運用口號式的排比句式,以至於文字讀來若行軍一般,有激烈的、不容反抗的壓迫感。他一直期望以所謂的「文革語言」——那種囂張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語言——寫一本小說,直到多年前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讀到文革期間地方保衞部門的一些審判卷宗。

「我常常說,不要怪罪審查制度;相較於審查制度,寫作者的自我審查,那種奴性的『自覺』與『配合』更加可怕。」閻連科說,在自由有限度的出版環境中,如何「尋找寫作主動性的可能」,從來都是作家的職責所在。

節錄自1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
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