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聯在9月22日發起大專生罷課一周,到了9日26日學民思潮發動中學生罷課一天,當晚集會臨近結束時,一批學生帶頭攀爬鐵閘進入公民廣場,寓意拒絕「被落閘」,學生要重奪是屬於人民的公民廣場。結果那一夜,警方發射胡椒噴霧對付學生,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被警員抬走拘捕,迅速消失在人群中。到了凌晨時份,穿上全套裝備的防暴警察到場,政府總部的氣氛是前所未有的肅殺。
當防暴警察出現在學生運動的場境裡,現場記者都說感覺十分虛幻,這還是香港嗎?防暴警察打擊的對象該是暴徒,這回卻視學生為敵,予人感覺是鐵拳對雞蛋,前者有齊頭盔警棍胡椒噴霧盾牌,後者只能從背包中翻出備用的雨遮,希望能擋住多少胡椒噴霧,減少所受傷害。
那夜凌晨,許多記者行家都在facebook留言說:「梁振英這次終於沒有『走數』,兌現了他的『競選承諾』,出動防暴隊對付示威者。」那當然是一段戲言,因為「出動防暴隊」的說法,是2012年初唐英年在特首選舉論壇「爆大鑊」時,指梁振英於2003年7.1大遊行期間曾說過那種言論,而梁振英當時已明確否認,出動防暴隊亦非其「競選承諾」。
縱使梁振英否認了有關言論,但許多人就是相信他當了特首以後,香港政府確實有可能出動防暴隊對付示威的人民。因此,9.26當晚有防暴警察到達政總時,無論示威學生還是記者,感覺就像見證了「預言成真」的一幕。而政府一旦用暴力對待學生,即等同與人民為敵,自當被民意所背棄(至於那些早被民意背棄的統治班子,相信不會害怕被進一步唾棄)。
在防暴警察的巨大身影下,學生的身驅顯得特別瘦弱,眼神滿是驚恐,但意志卻顯得堅定。筆者亦斷言那夜凌晨以後,梁振英政府注定失去了香港整代年輕人的支持,社會將加劇撕裂,長者與年輕人、警方與巿民、建制派與民主派、佔中與反佔中......各陣營人士會更加兩極化,傷口非但不能在短時間內難以癒合,甚至會在梁振英治港下繼續擴大。哀哉香港!
然而無論黑夜有多長、抗爭有多激烈,太陽還是照常升起,到了中午,大批警員進入公民廣場清場,把佔領司令台的示威者逐一抬走,他們明顯已無意反抗,但仍被強行屈着手腕抬上警車,面上是痛苦至扭曲的表情,那就像是對付暴徒的手法。
事實上,俗稱「公民廣場」的政府總部的東翼前地,原是開放式空地,讓巿民全天候自由進出,2012年反國教及2013年的港視發牌事件,巿民都曾經通宵留守以表達訴求,當時連場集會號稱多逾10萬人參加,一直以來都是序秩井然,從沒出過任何亂子。但梁振英政府在沒有任何諮詢下,突然在廣場前加上3米高的鐵閘,被指「自絕於人民」。
下令落閘的政府大概不會明白,在學生眼中,廣場前的那道閘,就像人大對香港政改方案連下三閘那樣無理,所以學生才想要奪回公民廣場,那是象徵要取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東西。
公民廣場清場後學生繼續留守,但幾個領袖如學聯的周永康及學民思潮的黃之鋒都被警方拘捕了,而且如重犯般被通宵扣查拒絕保釋,政總的集會人數雖然不斷增加,但何去何從卻有點迷失。直至9.28凌晨,佔中三子上台宣布提早發動佔領中環行動,在場記者直擊,當佔中發動的一刻,許多參加集會的年輕人不滿學生運動被騎劫,立即起身離場,現場原本有數萬人聚集,至早上時只剩千餘人,有記者形容這就是年輕人「擁有獨立思考」的鐵證。
到了9.28的中午,爭取真正普選的巿民還停留在支持或反對「佔中騎勢學運」的爭議中,但到金鐘「觀禮」(旁觀佔中)的巿民卻發現因警方封路不能進入政總,消息傳開,愈來愈多人趕到金鐘,其後演變成人群霸佔路面,但形勢尚未失控。
直至警方在下午射出第一枚催淚彈開始,形勢急轉直下,除了親泛民的巿民變成團結一致地「槍口對外」,連中間派巿民都不滿政府對學生採取過份暴力而走上街。一天之內,87枚催淚彈產生的威力不是驅散集結的巿民,而是催化了佔領銅鑼灣、佔領旺角、佔領尖沙嘴,餘下的發展,全世界都在看,在此不贅。
看着事件的推進,筆者腦海裏不禁想起經典港產片《英雄本色》的經典對白,戲中角色Mark哥(周潤發飾)說:「唔係要話畀人知我威,而係要畀人知我唔見左嘅嘢,要自己攞返!」學生最初只想奪回原本屬於可自由集會的場地,結果卻要冒險攀欄,除了被噴射胡椒噴霧,還要負上違法風險,而這一切,到底是誰造成的呢?
至於佔中的緣起,就是想奪回屬於「一國兩制」承諾下,香港人應該享有的「真普選」制度,但人大的決定卻是一個「真篩選」的框架,才迫使這些人要用違法手段作公民抗命。
從學生強行攀閘重奪公民廣場,到以佔中手段爭取真普選,全香港人都應該學懂一件事,就是一旦「屬於自己嘅嘢」被政權強行奪去,想拿回來就是那麼困難,過程需要付出沉重代價,但結果還是很大機會無法取回。當愈來愈多香港人明白箇中道理,對於現有的政改方案,誰還會「袋住先」呢?
人群易散,但抗爭之心難改,只要政改「夾硬來」,佔領行動勢將一次又一次重演。港人不會忘記,這種抗爭模式,始於梁振英的治港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