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有「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刑不上大夫」的傳統,對待權貴與庶民有兩套截然不同的標準。今日情況變本加厲,有「高級知識分子」企圖把這套雙重標準合理化。
最近,被稱為「央視一姐」的女主持董卿在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中,教育學生要愛國和愛護五星紅旗,卻被網民發現,她曾赴美產子,兒子已成為美國人。面對言行不一的質疑,董卿自辯孩子是美國籍,為的是能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此舉並不影響自己愛國。
不過,網民並不接受她的解說,紛紛留言稱「不知道她愛的是哪個國」,「董卿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好多紅色家族後代、有錢人都移民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了,所以只有我們窮人和鍵盤俠才是最愛國愛黨的……」
很多人說,「嘴裏說不要,身體最誠實」的大有人在,一邊強烈批評美國,一邊把家屬、資金向美國挪移的官員、富商比比皆是,不必對一位藝人這麼苛責。可是,不要忘記,央視《開學第一課》並不是普通的綜藝節目,它是面對內地中小學生的電視專題節目,每年9月1日於開學前後播放,內容標榜選取具「正能量」的人物及事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教育。
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企圖為董卿開釋,指出如果要對「愛國」下定義,門檻別定得太高。他還對愛國主義作出4點釐清:
一、任何人都不應隨意指摘別人不愛國,給輿論的對立者貼上「賣國」的標籤;
二、在當前中美戰略博弈不斷激烈的情況下,愛國主義無疑是國家應對挑戰的正資源,是中國反制美國的力量源泉之一;
三、「愛國是情感」,然而每一個人都有具體的個人利益,盡量不要把愛國或者不愛國「標籤化」;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