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於9月迎來開門紅,上周港股升3.8%,A股上漲4%,美國納指揚1.8%。上周五收市後,還傳來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消息,釋放近萬億元人民幣資金,搶在歐盟和美國前寬鬆。
央行「放水」對投資市場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美國聯儲局主導全球央行政策,此輪寬鬆的力度又會有多大?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五在瑞士論壇演說,指美國經濟仍不俗,聯儲局並不預期出現衰退,但即使形勢有變,聯儲局也會按經濟形勢採取適當行動。演說發表後不久,美國長短債息差(2年和10年期)便重回正數。
上月美國長短債息差倒掛,論者便似世界末日一般,說衰退即將到來,但息差倒掛不會只是愈跌愈深,也可以重回正數,因為人是有解決問題能力的。衰退最終都會到來,因為經濟總有周期,但很可能還有一段時間才到來,過早看淡,只會錯過升勢最亮麗的一段。
觀察領頭羊洞悉政策轉變
如何觀察聯儲局的政策方向和力度呢?宜觀察聖路易斯聯儲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的說話。曾有不少外媒評論,他是儲局政策方向轉變的領頭羊,不少次聯儲局由鷹轉鴿,都是由他開始轉向。例如2010年時任主席貝南奇決心推出QE2,他是強力推手。媒體亦發現,其發言對債市行情影響,在諸理事中排名第一。
布拉德近日說:「聯儲局應在本月會議上減息半厘,以預防貿易戰的影響,目前美國利率還是太高!」
現在市場仍預期聯儲局9月18日會減息四分一厘,但即使今次沒有下調利率,只要布拉德繼續主導討論,今年餘下會議大概還是會繼續減息,聯儲局還是會偏鴿。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