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1日

陸庭龍 宏觀分析

聯儲縮表當前 還看微觀因素

本周的市場焦點是美國聯儲局的議息結果,這次議息的重要性不在於年底前會否再加息一次,而是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及時間表。

美元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領域內地位毋庸置疑 ,美元利率的趨勢更是牽引全球各類型資產價格的「萬有引力磁場」。因此,聯儲局在過去十年間令全球各大央行相繼推行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實現了史無前例的歷史性超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美、歐、英、日及其他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膨脹了數倍。如果要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正常水平,代表着流動性會被蒸發掉,對現時處於歷史高位的美股、債券價格而言,是一道「催命符」。

以上的邏輯一直在金融市場內發酵,投資者的心裏似乎都有個計時器,愈近聯儲局縮表行動的開始,愈要步步為營,由risk-on轉為risk-off。本周美聯儲即將公布縮表的細節和時間表,投資者真的是risk-off嗎?

沒有一點避險意味

自5月以來,美元滙價明顯地走弱,同時間美股三大指數接連創出歷史新高。在過去3個星期,隔天或連續數天的美股三大指數不是創交易時間內新高便是收市新高,一點避險的味道也沒有,而愈近議息日期,升勢愈發凌厲。

我嘗試計算一下,現時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是4.5萬億美元,要減多少才合適呢?第一,肯定不能回到金融海嘯前的8000億美元,不然過去10年全球各大央行的努力便會灰飛煙滅。一半也好像太多,三分一之內市場應該可承受。第二是時間要充裕,要慢慢遞減,3至5年是必需的,1.5萬億美元3年內每月減416億美元,如果用5年時間,每月減少250億美元。原來,聯儲局今年6月「放風」時,心中的銀碼是每月約100億美元而已,那麼縮表1萬至1.5萬億美元,豈不是10年光景,人生又有幾多個10年呢?

放膽買港股者不多

美股三大指數在高位拾級而上,幅度不大,反而個別股票因應自身的業績或收購合併的消息而大幅上升,回報跑贏指數。其實,恒生指數亦出現相同的情況。恒生指數自年初至今連續上升8個月。恒指升幅28%,較歐、美股市為佳。純粹以指數的回報而言,也是很不錯的回報,但今年內能放膽買入港股或加大投資港股的人不多,原因是投資者內心有太多憂慮。先是英國脫歐的影響,擔心法國及德國的極右政黨上場;接着是北韓試射導彈,甚至核爆氫彈;當然還有前文所說的縮表。

恒大價升造就首富

看來只要投資者將宏觀因素放輕些,集中注意力在市場的微觀分析,收穫更大。舉多些例子讓大家參考。內地和香港的樓市都受到政府打壓樓價的措施所制約,但內地一線城市樓價只是微調,香港更是屢創新高,而且發展商賣樓賣得滿堂紅。眾多內房股創歷史新高,其中恒大(03333)股價翻了6倍多,主席許家印先生更成為中國首富。此外,業績亮麗的保險股年內的升幅大幅超過恒指升幅的為數不少。

宏觀的因素及風險當然要注意,但微觀因素的變化亦會影響投資者的成績。

陸庭龍

恒生

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